封面直播今日中午12点带您走近“绝版佛经”
紫竹观音。
毗卢洞柳本尊十练图局部。
这里不仅有柠檬,还有佛雕。4月10日,随着“封面主题周”走进资阳,“安岳石窟”再次走进人们视线。安岳石窟,开凿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安岳石窟被专家誉为“古多精美”,拥有几大之最:最大的唐代左侧石刻卧佛以及21万字石刻佛经、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毗卢洞北宋紫竹观音、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观等。
4月12日,记者从安岳县文物局获悉,《四川省安岳石窟—卧佛院(经文洞)摩崖造像防渗排水抢险保护工程》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力争于今年启动。同时,安岳县决定,近期恢复安岳石窟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重启申遗工作,并力争2017年底前将安岳石窟挤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国内发现最大摩崖经窟
今年81岁的唐承义,1982年当上安岳第一任文管所所长,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他介绍,这里开凿的55个藏经龛窟,已具雏形或竣工的有43窟,空经洞1个。1982年,文管所发现保存完好的15窟,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清晰可辨的共20余部70余卷40余万字。
“北京房山区石经山也有九个刻石藏经洞,约5000万字,但是刻于石板上。”唐承义说,他与国内专家走遍丝绸之路上的所有石刻,最终得出结论:卧佛院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摩崖经窟,与北京房山石经,可谓是一北一南两座“中国佛教艺术宝库”。
唐承义说,这里收藏了盛唐时期民间最流行的所有经典,其中的《檀三藏经》是我国现存佛经中的绝版。
年内启动防渗排水工程
安岳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卧佛院(经文洞)摩崖造像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经实地考查,确定此次工程的重点,是针对摩崖造像水害严重区域经文洞,进行防渗排水抢险保护。
根据制订的相关方案,将采取防渗帷幕灌浆、开凿集水孔和仰斜排水孔、砌截排水沟等防渗排水抢险保护措施。同时,还将针对基岩裂缝水破坏严重的文物本体及周边岩壁,进行专项整治。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些措施,崖体内的水将会被完全排出,崖壁附近的大气降水也将收集排走,同时还将保证排水沟的排水顺畅。预计最快将在今年内,就将启动这一工程。
该负责人说,安岳县已经决定,近期恢复安岳石刻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重启申遗工作。安岳县文物局已经成立相关工作组,开始前期工作,力争2017年底前将安岳石刻挤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近距离看“绝版佛经”
想看我国现存佛经中的绝版《檀三藏经》吗?想看看唐代经文中,出现的简化汉字“无”“义”“万”“个”吗?
4月13日中午12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将走近安岳石刻进行直播,带您近距离看这些稀奇。
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封面新闻APP直播频道将同步直播,欢迎关注华西都市报官微,下载封面新闻APP。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雪皎李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桂兰)4月7日,根据市委和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党组动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开展巡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