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刘海(成都)
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时,父母把我送到乡下奶奶那里读书。每天一放学,我把书包一丢,就吵着奶奶要吃的。
那时农村是公共食堂,农民不准自己开伙,锅儿都砸去大炼钢铁了。奶奶看着我的馋相,从食堂打回饭来,是一碗清澈见底的稀饭,两三个蒸熟的红苕。我叫奶奶吃,她总说吃过了。我人小,也没想那么多,只几口,这些东西全落进了我的肚里。
一天中午,吃完饭后,我上学校去。刚走了一段路,想起忘了带一本书。我转身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啃着一块什么东西。奶奶看见我,慌忙把东西藏在身后。我以为奶奶在吃什么好东西,跑过去,从奶奶的手中夺过东西,使劲地咬了一大口。
“妈呀,好苦!”我以为是一块点心什么的。奶奶赶忙拉住我的手:“乖孙儿,别吃啊,晚上奶奶给你弄好吃的。娃娃家吃了这东西,肚子会痛的。”
原来这是一块树皮和着糠做的馍馍,黑糊糊的,又苦又涩。我把馍一丢:“奶奶,你也别吃啦,你还是会肚子痛的。”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眼里噙着泪水。
我伤心地哭了。我明白了,每天从食堂回来,奶奶根本就没有吃东西,把饭全都给了我。
几十年来,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想起奶奶,想起那块黑糊糊的糠馍馍。我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慈爱,一种伟大感情的冲击。奶奶的慈爱在我的心灵中蔓延,我也会用真挚的爱心,去对待孩子,对待他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维铁)4月12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主持召开五届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二季度经济工作;审议了《关于在政府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