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来去踏青 骑行访古桥

来源:阜阳日报 2017-04-13 1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通讯员 刘公颍 文/摄

春光明媚,风轻光柔,正是一年四季最爽的时节。这个季节,若宅在家里,岂不是辜负这大美春光?

放松身心骑行闻集

   那天早上,我们骑行小队按照约定,集合在瑶海批发市场。8点半,我们一行5人,顺着泉河北坝子一路向西,目的地闻集。

骑行坝堤之上,映入眼帘的是柳绿花红。泉河两岸,坝堤上下,处处皆绿也。纤细的枝柳在春风吹拂下,轻飘曼舞。绿油的麦苗在阳光照耀下,郁郁葱葱。匍匐在路旁、沟边不知名的小草、野菜,显得生机盎然。

春将整个大地涂抹成嫩嫩的绿,淡淡的翠。在这翠绿的画卷上,点缀其上的是蓝天白云,万紫千红。粉红色的是桃花,金黄色的是油菜花。骑行坝堤之上,春风掠过,散发着阵阵清香,这就是春的气息。嗅着这春天的气息,心情怎不会为之盎然?春季的妩媚就在眼前,好一幅田园画卷,迷了眼,醉了心。

坝堤坡下,有一些人正在挖野菜。三月时节,能吃的野菜有蒲公英、面条菜、野腊菜等。这几种野菜,我们前几次骑行就挖了。看见满坡的野菜,骑友们又忍耐不住了,下车开挖。如今,野菜身价可高了,不仅价格贵,而且都进高档酒店了,还有点供不应求。在我们挖野菜时,又有2位骑友赶了过来。

我们的骑行有点随心所欲,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骑行路线。11点多,我们离开坝子,到了城西大外环。顺着S256向北走10公里到杨店,再走G105国道5公里,到达闻集。趁骑友点菜机会,我一个人又跑到距饭店3公里左右的葛大桥。

寻访沧桑古桥

顺着柳河向西有一条村村通水泥小路,路正在修,有一段水泥刚刚铺上,无法从上面通过,我只能扛着车子从旁边慢慢走,我是一会骑,一会推,一会扛,大约10多分钟,穿过通向闻集十字路口,再向北拐,就看到了葛大桥。

眼前的古桥更显得沧桑了,桥面泥土坑坑洼洼,桥身被红砖、水泥修补得不伦不类,破坏了古桥原有的建造风格。桥上杂草丛生,长满了灌木。桥旁堆着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香灰,显得凌乱不堪。

饱经沧桑的葛大桥是一座3孔桥,建于明初,桥长35米,宽5米,呈南北走向。古桥,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曾是明朝的国道,是商丘通往大别山区的必经要道。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一柏担三拱”。元末明初,这里是一座木板便桥。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洪涝灾害,木桥被水冲毁。葛酒坊村酒坊的葛老板便发出倡议并带头捐款铺路修桥,百姓们捐上石磙做桥墩,捐出砖头砌桥身,桥建好后取名葛大桥。不久,在桥东侧两桥孔中间的砖头缝里生出一棵柏树,柏树卧式而长,枝叶茂盛,就像河上飘出一条飞龙,一柏担三拱便由此而得名。几百年来,古桥一直是柳河两岸的交通枢纽,直到1983年,在古桥东侧百米处新建了公路桥,古桥才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葛大桥南边几十米路东,有一口古井,也是明朝时期挖建。据当地人介绍,原来在井西边还有一个亭子,是供过路的人乘凉解渴的。古井遇天旱不枯,遇大雨不浊,至今井水依然清甜爽口,而凉亭早已不在。这个休闲亭,就如同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沧桑融入古桥,时光记录历史。古桥虽风雨沧桑,残破不堪,但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

新闻推荐

东南沿海高铁跨省调价,同天同段旅程的不同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 高铁调价了 对百姓出行有何影响? 核心 阅读

核心 阅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春来去踏青 骑行访古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