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6%,涨幅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CPI涨幅连续两个月低于1%,反映了消费领域存在一定的增长压力,但整体运行平稳,不存在通缩风险。随着供需结构调整逐步到位,PPI涨势可能继续放缓,不会对CPI产生明显传导作用。
“CPI涨幅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走弱,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只有-4.4%。”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说。
相比之下,PPI同比上涨7.6%,虽然保持较快涨幅,但出现高位回调,涨幅比上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是去年9月同比转正以来首次回落。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红驹说,去年以来PPI的大幅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去产能以及环保趋严导致上游相关行业供给相对不足带来的。“随着供需结构调整在二季度逐步到位,特别是需求端开始走弱,PPI会持续回落。”
“PPI中主要是基本原材料行业上涨幅度较多,并未传导到工业领域下游,暂不会对CPI涨价产生压力。”刘学智表示,随着翘尾因素逐渐下降,企业补库存周期逐渐走弱,PPI涨势可能继续放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记者/黄杰王浩宇)中国篮协12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新周期中国男篮组建模式以及主教练的选拔方式。新一届男篮国家队将组织两支独立的国家队同时集训,分别备战2017和201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