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因“超售”引发的暴力驱逐旅客事件仍在发酵,不论这名受伤旅客最后获得怎样的赔偿,这样的遭遇是任何一位旅客都无法接受的。那么,我国对处理“超售”问题有怎样的法律法规?旅客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事儿你应该知道。
机票超售难以避免,不少旅客“中招”
超售、甩客等名词对于国内旅客而言也不陌生。
2014年,王某在“去哪儿网”上订购了某航空公司由上海飞往罗马的两张机票,登机时被告知因超售不能登机。这两名旅客未接受2500元经济补偿。后将航空公司告上法院,最终获得3369元赔偿。
记者采访了解到,超售可以说是民航业的通行做法。超售,是指超过航班最大允许座位数的销售行为。为了满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降低空座率和减少资源浪费,航空公司会在部分航班上进行适量的超售,这是国际民航业界的通行做法。
过错不在于超售,而在于超售后的妥善处置
超售既然难以避免,航空公司做好赔付才是关键,一个大公司拿出诚意,多数乘客不会故意刁难。
航空公司可以随意超售吗?请旅客下机需要遵守怎样的规定?
对此,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起淮律师介绍,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超售作出规定。实践中,航空公司通常通过与旅客协商来解决超售的问题。在补偿数额上,航空公司一般都给予高额补偿,如果没有旅客自愿下机或者被选中下机的旅客不同意时,会提高补偿数额。因为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航空公司则需要向旅客赔偿高于在协商时给予的补偿数额,所以航空公司往往用最灵活或者最优惠的补偿,通过协商让旅客能够自愿下机且对处理结果能够满意。
旅客该如何保障合法权益?
如果旅客遭遇“被下机”的情况,又对航空公司的处置不满意,应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张起淮建议旅客,如果遇到了因超售无法登机的情况,应当留存好票据等相关证据,可以要求航空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这是一个法律上的竞合。
专家提醒,旅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民用航空法》以及《东京公约》等国际公约赋予机长最高决定权,且机组人员也有对机上紧急情况采取恰当措施的权利,因此旅客要注意不要在飞机上与机组人员发生冲突。在与航空公司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如果旅客认为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的处理不当,可以在离开飞机后向主管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刘峰记者李乐)日前,市中区朝阳镇一普通农户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农民住房财产权,在银行金融机构成功获得抵押贷款9.5万元,用于发展家禽养殖产业。这是内江市发放的首笔农民住房财产权贷款。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