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柏雪 通讯员 贾玉荣)爱的诠释有很多方式,它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欣慰,给人以力量。然而有一种爱,它超越了血缘、亲情、友情和爱情,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就是遗体捐献志愿者们的大爱。
近期,山南新区三和镇年逾65岁的村民吴先生致电市长热线办公室,咨询遗体捐赠办理相关事宜。吴先生在电话中表示,媒体对遗体、器官捐赠进行了大量公益性宣传,其了解后倍受感动,自愿办理遗体捐献,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做出一份贡献。但由于其身体不便,无法前往办理相关手续,希望市长热线办公室能帮忙联系,了却自己的心愿。
接到电话后,市长热线办公室立即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将吴先生的心愿告知。市红十字会对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示尊敬,第一时间与吴先生取得联系,耐心了解具体情况,详细沟通办理事宜。经征求吴先生意见,市红十字会在约定日期安排两名工作人员携带《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前往吴先生家中,现场指导其完成登记表的填写相关工作,实现了老人的心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器官捐献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来自中国人体器官捐赠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仅2016年一年,就有10万余人通过书面或网络途径登记捐献遗体和器官,比2010年增长约100倍。但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较高、器官供需比存在较大差距,器官短缺依然严重,许多生命仍在苦苦等待。器官捐献也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对倡导无私奉献、移风易俗、殡葬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普及捐赠理念、澄清对捐赠的模糊认知,加大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程度是壮大器官捐献队伍的关键。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海关自2月19日起对所有朝鲜原产煤炭均未予办理进口手续。黄颂平说,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制裁的第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