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山里的扶贫路——紫荆镇蒙冲村第一书记李醒庆小记

来源:贵港日报 2017-04-14 15:0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苏少珍

清明节刚过,第一书记李醒庆就马不停蹄地驱车奔向自己挂点的贫困村——桂平市紫荆镇蒙冲村。

李醒庆直接来到了大冲屯曾德甫家。他拿出扶贫手册,与曾德甫一边喝茶一边一项一项地了解他家3月份的收支情况:卖沙姜收入150元,卖甜竹笋收入60元,一人上山帮种树每天收入60元;种三亩百香果,每亩种苗支出180元、肥料100元……李醒庆逐项算清楚后才小心地把有关数据填写在扶贫手册上。“你家今年可以整理出多少山地?”填写完扶贫手册,李醒庆又引导曾德甫把空余的山地全部整合出来种上沙姜、沙糖桔等短、快经济作物。

大冲屯距离蒙冲村委约5公里,这里没有通讯信号,有事只能亲自跑过来,10多户群众几十年来住在大山里,家家户户的土泥房几乎都成了危房。去年,李醒庆经过逐屯逐户走访,把大冲屯作为整屯搬迁屯列入工作计划并向上级作了汇报,大冲屯因此被桂平市列为整屯搬迁屯,10多户贫困户成了搬迁户。投资4400万元建设的紫荆镇移民安置房就在武宣—平南二级公路旁,交通方便,距离圩镇及村委也较近,三幢大楼正在抓紧建设中,不久,贫困户将告别危旧房,入住新居,告别信息闭塞的大山坳。

山路崎岖,扶贫的路更难走!蒙冲村是个贫穷偏远的山村,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制约了这里的山民发展生产。全村19个屯分散在25平方公里的绵延大山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16户465人,贫困发生率达18.07%。李醒庆是贵港市林业局2015年10月派驻蒙冲村挂任扶贫第一书记,到任后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路,把全村每个生产队及每户的基本情况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蒙冲村很少水田,全是泥山,人均有山地面积约13亩。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只能靠山吃山,依靠山地种植林木来养家糊口。可是,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这样的单一产业,导致村民经济来源少。李醒庆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决定引领村民充分利用山地来做扶贫文章。他经过充分了解和调查,决定引导贫困群众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杉木,同时,适度发展一些短快经济作物。可是,长期生活在闭塞山区里的群众前怕狼后怕虎,下队动员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发出疑问:“山区交通不便利,我们种了沙姜、柑桔,谁来帮助卖出去?”

为此,李醒庆积极奔走,向上级要项目,要帮扶资金。经过努力,后盾单位扶持蒙冲村贫困户28万株价值40多万元的杉木种苗,政府贴息40多万元帮助蒙冲村92户贫困户发展生产,还出台新政策,即该村贫困户种植沙姜、沙糖桔、百香果,每户补贴3000元。李醒庆把这些政策宣传到各家各户,召开各队队长会议进行充分发动。最终,在村“两委”的引领下,贫困户在砍伐过杉木的山地上改种了350亩的沙姜、60亩百香果、30亩沙糖桔。至此,蒙冲村长期只有林木占据的山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山地经济有了起色。李醒庆又马上物色本村经济能人,分别成立了桂平市紫荆镇鑫金种养合作社、桂平市紫荆镇荆鑫种养合作社,把全村60多户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分别纳入两个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加强管理,集中回收产品打进市场。去年,蒙冲村的沙姜平均亩产量达3500公斤,实现亩产值7000元,仅沙姜一项,全村收入240多万元。

在李醒庆的积极奔走下,该村获上级扶贫部门投资200万元,修建屯与屯之间水泥道路、产业道路6.5公里。2016年底,蒙冲村有94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业和外出打工等途径,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了3100元,达到国家脱贫标准,全村402名贫困人口一举甩掉了贫穷帽子。

新闻推荐

中国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于佳欣)针对有言论将中欧贸易失衡原因归结为中国高关税、非关税壁垒、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13日表示,中欧贸易总体上利益平衡,并未失衡,中国也从未...

相关新闻:
中越边贸红红火火2017-04-14 15:06
猜你喜欢:
评论:(大山里的扶贫路——紫荆镇蒙冲村第一书记李醒庆小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