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悄然苏醒的一切都沐浴着金色的阳光。4月5日,记者在宣汉县妇联一位工作人员的陪伴下,驱车来到宣汉县华景镇街道阅台社区,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社区办公室工作。他名叫肖干,几十年如一日倾情侍奉瘫痪岳母、照顾妻侄儿,用自己执着与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大爱和大孝的赞歌。
□向海燕 特约记者 王兴寨 摄影报道
肖干看望慰问社区贫困居民张合
孝顺女婿胜亲儿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华景镇阅台社区的许多居民,提起今年49岁的肖干都纷纷竖起大拇指:20多年,精心侍奉瘫痪岳母,从无怨言,直到去年老人家以93岁的高龄去世,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些年中,无论岳母的日常生活起居,还是洗脸、梳头、洗脚,他从不感到难为情,也从无怨言,全部尽心尽力地做好,让老人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肖干原先在华景国土所上班,后因机构改革下岗。2007年开始担任阅台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妻子在华景镇农机站上班。自从他和妻子结婚以来,从没有红起脸争过嘴,夫妻俩的和谐引来街坊邻居、左邻右舍的羡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正月初十,他70多岁的丈母娘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大腿骨折,从那以后就瘫痪在床。看到病床上的岳母,肖干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和妻子商量,想把岳母接到家里来,也能更好地照顾老人。
听到肖干的提议后,妻子马志丹心有顾虑,把母亲接过来住肯定是好事,可是家庭条件不好,自己也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下村,不能够很好地照顾母亲。肖干知道妻子的想法后却说:“多一个人,顶多咱俩少吃点,不管怎么说还是老人重要。”就这样,岳母就被接到了女婿肖干家,这一住就是20多年。
瘫痪在床的岳母有时候脾气十分大,肖干就想尽千方百计化解老人的脾气,让老人生活得更舒心一些。夫妻俩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也全给孩子和岳母吃。岳母在肖干家里不仅睡得暖,心里更觉得暖。卧床不起的岳母,有时一句话要翻来覆去说许多遍,许多人因为老人说重三遍四的话不愿听,可肖干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老人怕孤独,需要有人陪她说说话、聊聊天。因此只要平时有空,肖干便陪老人说话、聊天。晚上只要没有什么事情,肖干边陪老人看电视,边揉揉老人的肩、捏捏老人的脚,宽慰老人的心,甘愿做她的忠实“听众”。
情深意重带侄儿
2007年,肖干妻子的大哥因为体弱多病撒手人寰,撇下两个年幼的儿子。由于妻子的大哥家里十分困难,肖干便主动承担起了妻子大哥的丧事,并将两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陡然增加的人口使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负担更加沉重。
每天清晨,肖干都会早早起床,照顾孩子们梳洗、吃饭。等一切安排停当后,把他们一起送到学校上学。每天中午和晚上,肖干夫妻俩无论多忙多累,总要赶在孩子们放学回家前把饭菜做好。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两个孩子学习受到了影响,一直跟不上班里的进度。于是,肖干开始每天给他们补课,通过肖干的付出和孩子们自己的努力,逐渐补齐了课程,后来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一直名列前茅。
20多年来,肖干一边侍奉躺在床上的瘫痪岳母,像对待自己的亲妈一样,同时还得照顾妻子的大哥的两个孩子,社区还有许多工作,肖干身上的负担多重可想而知。其间有多少辛酸,有多少劳累,只有肖干最清楚,然而,他从来没有一点怨言。
如今,肖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懂得感恩的两个孩子逢年过节再忙也要回家看望肖干和他的妻子。
为社区真情奉献
肖干担任阅台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后,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真情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赞誉。居民们都说,他是操持社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
当地居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2009年,宣汉中河流域突发洪灾,华景镇场镇也遭受了洪水的侵袭。肖干立刻组织社区党员帮居民们抢搬东西,先后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达500多人,抢救物资达数十万元。中午时分,面对家产被洪水冲走的群众,肖干对妻子说:“我们没有受灾,你回去煮饭给受灾的乡亲们吃。”“没有水呀!”“我来想办法。”肖干给妻子“布置”完任务后便来到没有受灾的百货店,买回两件矿泉水。就这样,肖干用矿泉水煮饭招待受灾群众16人。
社区居民张合由于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父亲去世后,全靠73岁的母亲姚长梅照顾。肖干了解到他一家人的困难后,为他申请了低保。“我们这一家人全靠肖书记的帮助,在我们家生活困难时,时不时送钱送物帮我们渡过难关。”说起肖干的好处,姚长梅感激不尽。
社区居民谭远春说起肖干,连连竖起大拇指:只要哪家有困难,他总是热情帮助,有时候自己掏钱都要帮助社区的困难群众。多年来,凡是居民有困难找到肖干,他都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解决,他究竟为居民特别是特困群体办了多少好事,他都记不清楚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施雨岑)记者13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切实维护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要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