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著名作曲家谭盾日前再获殊荣。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日前决定将其终身成就奖——“金狮奖”授予跨界创作的谭盾,表彰其音乐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给世界文化艺术带来创新。
获悉得奖时分,谭盾正在上海,忙碌筹备即将在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首演的新作——发掘自敦煌手稿中的“千年遗音”。他接受记者专访,回顾自己多年来行走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经验。
“谁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如果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或与之发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把心灵的钥匙,把观众的心门打开。作为一个做音乐的手艺人,我怎么去打造这把钥匙?”谭盾向自己提问。
“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自己就像一个锁匠,每天苦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想着要用它打磨出一把怎样精彩绝伦的钥匙,好去打开人类的心门,打开世界各种不同的灿烂文化之间尚未完全敞开的大门。”谭盾对记者感言。
其实,获奖,包括获国际大奖,对于今年8月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谭盾而言,并非稀罕事。从湖南湘西乡村走出的谭盾,此前已经凭借与李安合作的电影《卧虎藏龙》配乐,手握奥斯卡小金人与格莱美唱片奖。
但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将大奖送给谭盾却颇为“跨界”。上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谭盾获邀为中国馆的开幕创作了行为艺术《声音河流》与影像音乐装置艺术《活在未来》。他用150位来自全球的小提琴手沿着威尼斯大运河顺流而下、且行且奏乐,让音乐沿着水流形成了一道“声音河流”,一时成为艺术展焦点。在另一个作品中,谭盾又以来自湖南、濒临失传的古老“女书”与现代音乐互动,向各国观众阐释“如何让你的每一天都活在未来”。
早年间,谭盾以自己出生之地湖南的楚文化为灵感,创作了水乐、纸乐,令西方作曲家惊艳。近年来,他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委约创作歌剧《秦始皇》,在全球巡演歌剧《马可波罗》《茶》,视野越来越开阔,而主题也渐渐对准传统文化的宏大脉搏。
一个月前,谭盾为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秦汉文明》特展创作了一部《色彩交响乐:陶俑》。他经过考证,发现当年的兵马俑并非灰扑扑的,而是有着白色、红色、紫色等多种色彩,于是他决定用音乐去“复活”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帝国之梦,演出大获成功。
“可以说,占据当今世界主流的当代艺术,是观念性的,是从人类的骨头、血液、记忆、思想之中,去产生颠覆性的思考、想象力、价值。因此,眼下所有创新都是从传统深处诞生。而这正是拥有悠久传统的中国的优势。”谭盾认为,中国艺术家的“美妙时刻”才刚刚开始。
谭盾心目中的“敦煌遗音”,将在今年五月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奏响。谭盾说,敦煌壁画里绘有四五千件乐器,他在世界各地拜访乐器制造者,尝试着“复原”一些敦煌古乐器。这次首演音乐会中,他将让国人听到敦煌反弹琵琶、唐代压脚鼓、敦煌五弦琵琶、敦煌古代奚琴这四种乐器。
谭盾说,他的下一个梦想,是复原12件敦煌壁画中的古乐器,成立一支敦煌乐团,用音乐去讲述一个“没有任何人能讲述的中国故事”。那是中国的故事,也是人类文明的精彩故事。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由中铁十四局项目部负责施工的城市学院(省科技馆)至中间风井盾构区间左线隧道完成地连墙破穿,至此1号线一期工程深城穿黄区间双线贯通。据了解,深安大桥南至城市学院(省科技馆)区间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