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舱内的包裹 央视图片
据新华社消息消息 自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在4月24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回望过去一年中国的“飞天”印记,人们看到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不凡、空间科学探索不止、空间应用初心不变。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在太空刷新中国高度,写下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成就不凡:唯创新者强
过去的一年,新发射场表现不凡,“资深”发射场见证中国航天新辉煌。从“长征七号”到“长征五号”,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交会对接,航天员完成太空33天中期驻留,中国在空间站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进;嫦娥五号蓄势待发、火星探测正式立项,中国的深空探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实现了一项又一项“大突破”;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到“空间应用服务体系”,中国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当天舟一号逐渐接近天宫二号,并最终首次完成交会对接,许多航天人的眼眶湿润了。中国电科激光雷达总师屈恒阔激动地说:“作为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穿针引线的‘眼睛\’,激光雷达在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确保了飞船空间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绕飞等任务的成功实现。”
探索不止:为了星空的奥秘
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一往无前。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并成功返回;
暗物质卫星“悟空”在轨一年多,探测到黑洞爆发等多项发现,未来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启人类在空间尺度上的量子科学实验,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
中秋之夜,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顺利升空。此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空间冷原子钟、探索空间微重力和强辐射条件下生物生长规律等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圆满完成。
面向未来,中国人对星空奥秘的追问永不止步。
今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将飞入太空;嫦娥五号将从月球“打包”回两公斤左右月壤,“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预言,只要国家立项,从科技发展趋势看,中国可在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梦想。
在未来5年左右时间里,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5颗新的科学卫星;基于X射线属性特征、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量与空间分布等的科学探测将进一步深入,在空间科学探索中中国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初心不变: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一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巨大贡献。中国航天驶入空间应用发展的快车道,不仅让“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成为现实,也更多惠及民生经济,守护百姓生活。
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预知天象;飞机上登录互联网、打电话不久也将成现实……
“这些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截至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中国航天早已不只是‘高大上\’的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科技委主任谭永华说,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天舟一号的“快递”里都装了啥
秘
揭
据央视消息 22日中午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只运货,不送人”的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为天宫二号带去6吨左右的货物和推进剂,大大小小有100多个货包。这些货包里都装了些啥?这么多货包的摆放又有什么讲究呢?
吃穿用应有尽有 物资摆放讲究
天舟一号飞船工程师介绍,天舟一号里面有100多个包裹,主要包括:
首先是推进剂,就像汽车需要加油一样,空间站要长时间保持在轨道上运行就需要补充推进剂,这次天舟一号不仅要将推进剂运过去,还要进行太空加油技术的在轨验证。
其次是未来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所需的物品,例如食品、水、衣服等生活用品,以及用于出舱工作的航天服等,当然这次运输的不是真的航天服,而是航天服的模拟件。
此外,空间科学技术试验设备也是未来空间站经常需要运输的物品,因此也搭载了一些空间科学技术试验设备。
这些东西在货舱里,也不是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而是安放在像超市货架一样的货柜里。此外,还可以通过外挂包,挂在舱壁上,进一步充分利用天舟一号巨大的内部空间。
货舱环境“豪华” 方便航天员偶尔住
考虑到未来航天员要到货舱来取东西,此次发射的天舟一号采用的是全封闭货舱,内部空间会和天宫二号连通,所以里面同样会营造一个适合航天员生存的环境,并配备照明装置和智能语音装置。说它比载人飞船更“豪华”,其实并不夸张。
工程师表示,航天员有空的时候,甚至可以选择到天舟一号里来休息。“因为这儿设备少,环境比较安静,灯光也比较柔和,食物就在旁边,偶尔来住一晚也挺新鲜。”
首次验证快速交会对接技术
事实上,天舟一号除了要为天宫二号运送物资、燃料外,还要完成包括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技术在内的众多空间试验任务。
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要求两个航天器在6个小时左右实现对接。这一技术一旦验证成功,将大大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减少航天员的体力与精力付出;可以保障科研用品,特别是生物制剂等无法经历长期运输的货品尽快送达空间站。
尤其在未来载人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时,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极大地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第13届全运会柔道预赛暨全国锦标赛,4月16日至22日在湖南省怀化市举行,四川省派出25名男女选手参赛,最终有7名选手获得决赛资格。本次全运会柔道预赛共设男女个人、团体等共计24个级别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