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 “阅读是一件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然而,我所指的阅读恰恰是最不功利的阅读,是一个人与一本书安静相对、岁月无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台湾词作者方文山受邀在上海重庆南路新开张的品牌书店“大隐精舍”内,与百余名上海读者促膝相谈读书之道。
这个世界读书日,上海的文艺爱好者们普遍遭遇“选择障碍”。短短一周内,就有五六家特色实体书店宣告开业,如桃李争春摇曳于上海全民阅读的暖流之中。据悉,今年上海将新开近20家实体书店。从几年前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纷纷闭门,到如今上演绝地反击、集体“回春”,实体书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而这番阅读的“最美风景”又能否延续?
上海特色书店竞相“绽放”
在上海青浦的水乡古镇——朱家角,近日悄然冒出了一家文艺气质的小书店,名唤“角里”。顾名思义,书店面积精巧,安静栖居于水乡的一个角落。但吸引眼球的是,这个小小的书店只售卖一种图书,定期更换种类。
爱书人都知道,角里书店“只卖一本书”的模式,效仿的是日本东京只有50平方米的著名书店森岗。不过,只卖一本书的实体书店也能生存,这就有赖于商业机构的助力。朱家角新开发的商业地产对书店给予了优惠租金扶持,它正需要像“角里”书店这样能吸引游客留下来、慢下来的文化空间。
上海实体书店新品牌——大隐书局却是大隐隐于市,都选址于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大隐书局的创始人刘军这两天忙得连坐下的时间也没有:4月21日和23日,大隐在巴黎春天商场和黄浦区文化中心一口气连开两家分号,盛况无二。实体书店正在上海迎来春天。来自浙江的博库书城、北京的蒲蒲兰、重庆的西西弗、四川的言几又、广州的方所、江苏的大众书局……全国各路诸侯正在上海攻城略地、加速扩张,试图抓住实体书店复苏的黄金机遇。
互联网经济加持 实体书店转型
仅在几年前,实体书店还接连采取撤退收缩战略,让文化界有识之士纷纷发出“拯救书店”“拯救阅读”的痛心呼声,缘何转眼间已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记者观察发现,这一轮实体书店复苏,从形态上已经迥异于单纯卖书的传统书店,较之进化了N个版本,且无论从特色、风格、气质、定位上,都有独到之处。在上海,有的书店以氛围取胜,堪称“书店+咖啡馆”;有的书店以“最美”闻名,已经成为游客热门取景地标;也有书店形似传统文化会所,擅长花艺、茶道、精致饮食。24小时书店、电影主题、女性主题书店……各类细分需求的小众化书店也大行其道。
不过,实体书店特色虽异,却也有共性,就是从“单纯卖书”转向“文化体验”和“知识分享”,吸引人流积聚人气,成为城市文化的“热点”和“兴奋点”。书店背后的商业理念,已悄然转换为互联网时代的体验经济与分享经济。
而在政府扶持之外,商业资本和风险资本对实体书店也日益看好。大隐书局正在筹划开设新的门店,因地制宜将书店与当下大热的民宿结合,创造出新的业态。刘军认为,只要得其真味、做到极致、持之以恒,文化一定是个好生意。正如方文山所言“阅读是一件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随着资本与文化以更具创意的方式结合,实体书店还将更加摇曳多姿。
新闻推荐
改造进度很缓慢费用分摊成困局 老旧楼院加装电梯还需多方“给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的生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