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张成邦
发展散装水泥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律,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广元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水泥生产、流通、使用领域可持续发展,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的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广元市散装水泥工作坚持科技进步,走自主创新和引进推广相结合的道路,以及通过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投入,带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发展散装水泥事业。广元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设施设备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散装水泥推广量从2010年的176万吨发展到2015年的380.9万吨,年均增加41万吨。
发展散装水泥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能减排方面,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标准煤222吨,减少水泥粉尘排放492吨,减少工业废气排放610吨。“十二五”期间,广元市累计推广应用散装水泥1714.4万吨,按节能减排量化计算,已节约标准煤38万吨,减少水泥粉尘排放84.3万吨,减少废气总排量104.6万吨。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业做大做强、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建设行动”等工作为农村推散创造了良好工作条件。按照住建厅印发《“十二五”后期全省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广元市多措并举稳步促进农村散装水泥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通过稳步推进“禁现”政策落实、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立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点和召开农村推散现场会推广水泥生产企业直供直销模式等措施,稳步推进农村散装水泥发展。
(二)政策导向
“十二五”期间,广元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得到了快速发展,继国家、省相继出台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政策法规后,广元市也相继出台了《广元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市中心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通告》(广府通[2010]5号)等规范性文件。
(三)宣传工作
广元市每年围绕全省散装水泥宣传周活动,在全市开展散装水泥宣传周工作。活动采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媒介宣传相结合,市区宣传和县区宣传相结合,定点宣传和流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让更多人知道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水泥预制产品对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施工水平,促进文明施工,加快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家园的意义。
(四)执法工作
根据《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市中心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通告》文件精神,广元市严抓规划区域内的现场搅拌行为。市散装水泥办公室、市城监大队采取临时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开展行政执法,对违规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的施工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对于拒不整改的施工单位由城监大队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施工单位记入不良记录。二、“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实质为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常态下,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引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适应新常态,必须摆脱不可持续的旧的发展模式。传统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必须要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创新资源。在新常态下,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强调研,开展交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推广,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业的快速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以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为抓手,提高水泥散装率,扩大农村推散覆盖面,引导过剩产能合理分布;坚持依法治散、依法兴散,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如今,发展散装水泥与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融为一体。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散装水泥发展的继续和延伸,散装水泥进入了“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时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更为建筑质量提供了稳固的保障。
我们将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创建广元生态城市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莉华)5月4日,参加“广安人在福建”大型集中采访活动的胡青青等4名广安日报社记者正在做紧张的前期工作,为宣传报道好在福建艰苦创业的广安人做准备。5月5日,“广安人在福建”大型集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