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半价冰饮”暖人心
4月28日下午,成都一家奶茶店的一位店员,遇到一位想买最便宜冰饮的环卫工。店员调好一份大杯的冰柠茶,谎称打5折,以4元的价格售给这位环卫工。这一幕,被一旁的顾客看到,这位顾客发了微博,引来很多网友点赞。(5月3日《成都商报》)
微评:这件事,当然是小事。但是,这一新闻的持续发酵,令无数人感受到人世间的善意的温暖,所以是个大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一则评论就十分恰当:“他们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有尊严地活着,什么是有尊重的交往,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关爱。”
这位奶茶店员、发微博的顾客、这则新闻的采编人员,都是值得点赞的正能量传播者。
■景区被共享单车“围剿”
这个假期,国内不少著名景点都沦陷在共享单车的“围剿”中。从杭州西湖到上海人民广场,从武汉长江大桥到北京恭王府……扎堆停放的共享单车甚至成了新景点,引来不少老外拍照留影。“五一”期间,扬子晚报记者前往南京各大景区探访,发现乱停乱放的大批单车在景点甚是扎眼,虽然不少景区采取了管制措施,但收效并不太大。(5月2日《扬子晚报》)
微评:共享单车,契合当下所推崇的低碳环保理念,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由此,共享单车带来的弊端很快显现,诸如新闻中提到的乱停乱放问题,阻碍了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
虽然使用共享单车旅游,是值得提倡的绿色出行,但是当景区纷纷上演“共享单车展”,画面就没那么美好了。这个锅,当然不能光由景区管理者和政府来背,共享单车使用者应该遵循“不乱停乱放”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共享单车企业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单车的管理,各方协力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跑9次没办下的居住证
本来简简单单的居住证,硬是办了9次都没成功,从黄石来汉务工的傅小姐被这事困扰了一个多月。傅小姐第9次办理无果后,就想着放弃了,于是向武汉晚报反映此事。记者在着手采访的同时,建议傅小姐在微博上反映此事,并@相关部门。没想到这一留言还真起到了意外的效果,东湖高新公安分局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微博留言,并高度重视,要求当事民警迅速与办证人取得联系。(5月1日《武汉晚报》)
微评:这位女士跑了9趟都办不下来的居住证,为什么在记者采访并支招@相关部门之后,就办下来了呢?看来,之前她所遇到的“缺材料”、“办证人员不在”等等都不是问题。
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如果不是记者介入,情况又该如何呢?还有多少遇到“办证难”的群众知难而退了,没有再去“第10次”?问题根本还在于加强制度建设,改革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刁难群众的公务人员。 何飞 点评
新闻推荐
5月4日下午,太湖县弥陀镇铁林村花屋村民组承包大户詹书元的500余亩山场内,猕猴桃、中草药长势喜人,随着9月份猕猴桃的成熟上市,詹书元将迎来又一年丰收。然而,就在两年前,这500亩的山场上还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