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流的回忆??黄秀生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5-05 10:00   https://www.yybnet.net/

1972年4月,东至县在东流镇创办“五七”大学,作为首届生,我正是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第一次走进东流。

到校后的第一周,我即在朋友处找到了一本《东流县志》,读后知道了东流是因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诗句而得名。东流在晋代曾是彭泽的属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隐居东流艺菊,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东流因此雅称“菊邑”,流经东流的这一段长江也名为菊江。

“五七”大学坐落在东流的长江大街上,使用的是原东流县委会的房子。主体部分是一个闭合式的院落。临街的大门楼古典、庄重,进大门左右两边的走马楼是我们的教室和男生宿舍,正对大门的楼房是学校的办公大楼和老师们居住的地方。大礼堂和教职员工的家属宿舍在办公楼的西北侧。食堂和女生宿舍则在办公楼北边的一片洼地里。再往北是学校的操场和东流中学的校园。校园总面积不过五十亩。说是大学,其实就是师范中专。应该说她的诞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首批招收的三个师范班125名学生,既有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又有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既有本土的,又有来自上海、合肥等地的下放知青。

一所刚刚创办的学校,物质条件虽然不尽人意,但这里集中了全县最好的老师,以他们的模范行为和渊博学识在引领和培育着“团结友爱、真诚和善、笃学精进、拼搏向上”的良好校风。我爱和同学们在学湖与菊江间的柳堤下散步,谈学习、谈友情、谈人生;爱在晴空万里时登上秀峰塔眺望波澜壮阔滚滚东去的长江,抒情明志;爱一个人伫立在陶公祠陶渊明塑像前作穿越时空的遐想,琢磨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生;爱在粉墙黛瓦之间铺着青褐色石板的老街上闲逛,闻饭店里蒸包子飘出来的香味;还爱在东流大闸上欣赏七里湖无边无际的麦浪或吮吸随风飘来的阵阵稻花香;更爱听老师讲课、爱听晚会舞台上动听的歌声,也爱听晚自习寂静的教室里同学们匀称的呼吸,爱看运动场上那一个个矫健的身影……

今年4月,是东至县“五七”大学首届毕业生相识东流的第45年。同学们带着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彼此浓浓的友情再次相约到东流,去找寻当年的足迹和那早已逝去的青春岁月。我们走进了当年的教室和宿舍,找寻着当年的礼堂、食堂和操场。往事历历在目,心中溢满了感慨。我们的生命之舟从这里扬帆远航,驶向锦绣瑰丽的远方!

新闻推荐

外交部对美国国会涉港听证会表示强烈不满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孙辰茜)外交部发言人耿爽4日表示,美国国会有关委员会举行的涉港问题听证会,是对包括香港事务在内的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当日例行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流的回忆??黄秀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