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惹晓夫(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明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结晶,是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时代表达真切关怀,赵明先生的《凉山彝族哲学研究》一书,让我们领略到了他老人家深厚的彝族文化功底、开阔的历史视野、条分缕析、精微细致的分析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赵明先生的哲学是有着历史担当的,对社会和时代他始终抱有真切的关怀,他的研究不同于满身腐气的经院哲学,他没有急着提出自己的理论,构建自己的权威,重要的是他没有对现实问题采取鸵鸟政策。《凉山彝族哲学研究》到处闪烁着赵明先生的思想光芒和他可贵的学术品格,即直面社会和时代问题的特质。他在凉山州委党校任教期间,通过教师这个平台,通过一批又一批的民族干部教育,他的这些哲学思想对一步跨千年的新凉山产生过积极影响,对凉山彝人求得自身的解放,挣脱看不见的枷锁,走出思想的迷雾是产生过启蒙和先导作用。
赵明先生是光着脚板走出大凉山的,他生活在波澜壮阔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和波诡云谲的六七十年代,感应着改革开放后凉山出现的历史拐点以及新的机遇和挑战。
正是他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时代的真切关怀,所以才有了后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西昌师专党委的安排下,积极投身于创建西昌师范专科学校彝文系的创建工作之中,与现在西昌学院的曲木伍各副院长、原西昌师专彝文系主任罗洪瓦达等一起,背着燕麦面裹着擦尔瓦,从中央到省各部委、机关等四处奔走呼吁,才促成凉山民族教育史上这一堪称里程碑的大事。
原西昌师范专科学校彝文系的成立,对赵明先生来说,是最值得安慰他老人家的,当年让他留在北京、1973年可调省民委、最终他还是留存了凉山,这一貌似从高到低,“一代不如一代”的生活轨迹,实则彰显了他的生命底色与人生价值。
西昌学院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年会和赵明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不仅了却了赵明先生身前夙愿,使他在天之灵得到极大安慰,同时,也是西昌学院汇聚民智、救人救学科的使命担当和彝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跨越发展,打造学术研究品牌的重大举措。
新闻推荐
聚精会神谋发展 齐心协力抓文化 《凉山彝族哲学研究》研讨会在西昌隆重举行
本报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完善自身价值从而将真善美和自己的学术价值外延,润泽大众?在彝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下,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推动者和担当者,该如何发挥能量,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