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曾氏族墓。
墓刻极其精美。
族墓正中,上面刻有“圣谕”二字,下面为乾隆圣旨的内容。
墓柱上刻有曾氏族规。
□本报记者 胡佐斌 文/图
前不久,《岳池发现清代知县墓,上刻乾隆圣旨》一文在网上热炒,也有不少游客驱车前往一观,人们大多关注于这位清代知县以及乾隆圣旨,却忽略了刻在该墓上的族规。4月28日,记者再次前往,重点查勘族规的内容,了解曾氏家风。
族规有七条,犯者可治死
这座清代知县墓位于岳池县新场镇梓桐寺村8组,实为当地曾氏家族合墓,墓主人共五人,分别是:曾文郁及妻子许氏之墓,曾杰及妻子陶氏之墓,曾杰之子曾天爵之墓。其中,曾天爵为湖南永州府祈阳县知县。
据曾氏族谱可知,曾氏先祖曾先华始居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后迁入湖广,后又入川,于丰都县过渡时落水而亡。曾先华育二子,均居于丰都县沙屋咀。曾先华次子曾友明娶妻陆氏,共育四子一女。陆氏30岁时,丈夫曾友明去世,三年后,她带着子女上定远县(今武胜县),44岁时落业于定远县九甲丁家坪(即今新场镇梓桐寺村)。其四子依次为:曾文郁、曾文圣、曾杰、曾伟。
而眼前的家族合墓实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即曾天爵去世之后。或许是因为曾氏家族出了一个知县这样的大人物,故在曾天爵去世后,家族费巨资修墓,以为祖墓,光宗后世。
曾氏家族的族规刻在其祖墓的两根墓柱上,总共七条,全引如后(已模糊无法辨别的字,用“□”代替):“一议不忠不□,有实据者,警众治死;一议为娼为盗,有实据者,警众治死;一议以大压小,以上欺下者,众议;一议以下犯上,以卑凌尊者,众议;一议族中有游□登科□者,閤族帮补;一议族中不拘大小尊卑,不得饮酒撒野,犯者责罚;一议族中不论老幼尊卑,勿得赌钱,犯者重责。以前条款,惟愿族中遵而行之,勿诒后悔。”
从族规看,曾氏家族是把精忠报国放在第一位的,一旦有实据证明族人有“不忠”之举,可以当众处死。同样,家族对“为娼为盗”也是零容忍的,一旦掌握真凭实据,同样可当众处死。从严厉程度来讲,甚至超过了国法。
相对于族中议定的死罪,族规对借酒撒野、赌钱、欺凌等行为也作了明确规定,尤其是赌钱行为,不论老幼,一律重责。族规还明确,对考上科举的,更是要求全族合力资助。这短短的七条,总计仅107个字,却包罗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便于牢记,也威严凛然,令族人不敢贸然触犯。
聆听传说,曾县令对后世影响较大
族规形成于何年,又刻于何年,现已无法考证,但据曾氏族人讲述,曾作过知县的曾天爵一向秉公执法,甚至将触法的儿子亲自治死。
据当地村民曾毓富讲述,如今在曾氏族人当中,一直流传着曾天爵在知县任上的一个故事——
有一年,祈阳县干旱很严重,老百姓吃不起饭,曾天爵就下去查干旱。曾天爵手下有人对曾天爵不满,在其去访民情期间,恰遇一桩盗窃案件,曾天爵手下就怂恿他的儿子来代父审案。曾天爵的儿子也不怎么能干,在审案过程,他反倒把受害者判为盗贼,并关入死牢。后来,曾天爵回到县衙,受害者家属前来诉冤,曾天爵决定重审,这才发现实属冤案,愤怒之下将儿子处死,然后就毅然辞官还乡,作了一名教书先生,直到终老。
曾氏家谱的记载也证实,曾天爵仅作了三年知县便回了老家。或许正是这一原因,乾隆皇帝才下圣旨,对曾天爵的为官之风给予褒奖吧。正如圣旨开头所说:“求治在亲民之吏,端重循良,教忠厉资……”
曾毓富说,曾天爵为官清正廉明,不徇私情,其为人处世的方式逐渐成为了曾家的家风,在族人当中一代一代的传承。
村民曾毓平也讲述,听以前的老人讲,曾氏家族的族规十分严厉,平时族人中有什么过错,由族长召集族内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开会,共同商量处罚办法,对犯错者当众处罚,决不徇私。每年清明会,还要将族内犯错较大的人押到祖墓前,当众用竹条子抽屁股。
今人回忆,儿时犯错处罚严厉
今年53岁的曾毓仲是位包工头,也是当地曾氏族人中较有威望的人。他回忆,儿时的他非常调皮,其中有两次犯错,受到父亲极为严厉的惩罚,这让他永生难忘。
有一次,曾毓仲邀约院里的几个小朋友在大路旁搞恶作剧,将蒙古刺(一种植物的刺,长达10厘米,十分尖锐)倒插在路上,再用松软的泥土埋着。受害者是邻村一位送公粮的人,他脚底被刺得很深,一担谷子也散落在田里。当父亲得知是曾毓仲带头干的后,一气之下,把曾毓仲绑在树上,用竹棍没命地打,一边打还一边大骂:“我没得你这样调皮的儿,我要把你弄去活埋!”曾毓仲的伯父见状,及时前来制止,并把被打得皮开肉绽的曾毓仲领到了自己家里。
刚上初中的曾毓仲仍很调皮,有一天放学回家,见自家的鸭子因吃了邻居家的菜被邻居打死了,他偷偷地跑到邻居家的屋后,捡起地上的大小石头向邻居家的厨房顶上扔去,砸出了无数窟窿。晚上,邻居前来告状,当时父亲病卧在床,便叫曾毓仲的大哥将曾毓仲押到床前跪着,并脱光衣服,让大哥扬起竹棒往死里打。曾毓仲的背上和屁股上满是伤痕,接连几天睡觉都不敢躺着,只能趴着。
曾毓仲说,差点被活埋的还有曾毓休,“他比我小3岁,有一次,他把人家地里的烟苗拔掉不少,被他父亲捆到桃子树上猛打,他父亲还用锄头在旁边挖了很深的土坑,看那架势是要真的活埋了。好在左邻右舍纷纷赶来,拉的拉,劝的劝,曾毓休才得救。”
今年52岁的曾衍飞也说,他10来岁时,父母都过世了,便由20多岁的哥哥照顾。一天,他把集体种的花生给拔了,哥哥知道后,追他追了几匹山,为了不被哥哥打,他一整夜都没敢回家。
“(上世纪)五几年,我们村考起两个大学生,都是我们曾家的。”曾毓仲说,一个叫曾兴书,因家里穷,高中毕业就当兵了,但入伍才10来天,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寄来了,他虽然没上大学,但后来退伍安置到新疆,曾任新疆劳动人事厅厅长。一个叫曾毓阶,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成都一家兵工厂,后来升为总工程师,并到一所大学当了教授。
“直到今天,我们曾氏家族仍然沿袭着祖辈的优良传统,在教育子女方面都很严格。”曾毓仲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白国龙)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获悉,我国第二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目前已安全运抵海南文昌,这标志着长征五号第二次飞行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长征五号在运抵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