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呢?”这件事显示了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老子的境界更阔大,他说:“失弓,得弓,何必计较是不是人得弓呢?”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与天地万物是一样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产物。
不难看出,楚王、孔子、老子,三者的胸襟气度,眼光格局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广。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真应该向古代先贤们看齐。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要汲汲于暂时的功名富贵,应该放出眼光,运用智慧,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绚丽他人,绚丽世界。
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只着眼于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应该胸怀天下苍生,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知识分子,不能把眼光只放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上,应该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度量,让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亿万百姓;作为工人,不能拈轻怕重、挑三拣四,应该老老实实干活,认认真真做事,始终把组织要求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人说,一个人烦恼太多是因为这个人的格局太小,境界太低。那就让我们睁开双眼,敞开心胸,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吧。只要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全百惠通讯员都建)7月2日上午,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常委、秘书长胡文容一行,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浩,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市委副书记王继东等陪同下,到我区黄海社区考察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