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行工作人员巧施小计堵住一起冒名骗贷案件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7-04 10:37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浙江余姚的周女士(化名)接到浙商银行余姚支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她前两天在银行办理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时落下一条围巾,请她及时取回。然而周女士表示自己从未在该行办理业务,对这笔贷款更毫不知情。正是这条“围巾”,帮助她避免卷入一桩冒名骗贷的风险案件。

原来几天前,余姚的张先生(化名)以家庭消费需求为由,向浙商银行余姚支行申请了一笔30万元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将妻子周女士作为共同还款人。然而当张先生和“妻子周女士”来到支行签字时,余姚支行核保经理徐钦发现“周女士”本人相貌与身份证照片有较大差异。

面对银行的疑问,现场的“周女士”坚称证件系其本人,解释称“因为眼睛、鼻子做过微整形,下巴做过抽脂手术,导致相貌和身份证上略有不同。”

徐钦发现,这位“周女士”在核验中能准确答出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和生肖等要素信息,表面上几乎再无异常。但因为对担保人样貌的差异感到怀疑,他特意留了心眼,结果还真找到了蛛丝马迹。按照信贷审批的内控合规要求,银行要通过征信系统查阅当事人信用记录,结果征信系统中周女士留存的手机号和贷款申请时的并不一致。

“考虑到很多人会有两个手机、或换过号码,如果单刀直入地查验,假如来签字的的确是周女士本人,很容易引起尴尬和误会,所以我们想到用一条并不存在的围巾来旁敲侧击。”

鉴于周女士在电话中反馈的信息与贷款申请严重不符,浙商银行余姚支行确认此前的配偶签字系他人假冒,遂当即否决张先生的贷款审批,成功堵截了这起冒名骗贷的风险案件。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受理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虚假资料、虚假担保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严格审查,骗贷行为较容易得逞。这桩骗贷案件中幸亏有核保经理严格执行内控合规要求,及时发现疑点并查清真相,否则发放贷款出现风险后,不仅银行会遭受损失,也会给无辜的周女士带来麻烦。

(新华社)

新闻推荐

司法鉴定收费各省份出标准

据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7月3日从司法部获悉,截至6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制定出台新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天价诉讼费”现象有望得到整治。此次各地的司法鉴定收费标准的一大特点是体现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银行工作人员巧施小计堵住一起冒名骗贷案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