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城市去乡村,大学生因何“逆势”下乡?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7-04 16:02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向上流动的自然轨迹。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悄然出现大学生“逆势”下乡的现象。

虽然总计仅约百万的“新农人”,在每年都达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他们的选择却透露出,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正对年轻一代释放新的吸引力。

城市白领放弃高薪到乡间创业

6月,在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的葡萄大棚,整齐的藤架枝繁叶茂,林恩辉熟练地喷洒农药。“夏季是葡萄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期。 ”经过几年创业,她已是熟练的“庄稼把式”。

2010年林恩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几个月后,从小渴望田园生活的她,听从内心召唤,走进大山建立起一个全循环、生态化的立体养殖农场。

“种最好吃的葡萄”是她的追求。林恩辉的农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太阳能灭虫灯和各种生物防控技术,将生态理念贯穿于种植全过程,葡萄亩产值由6000元提高到了 15000元。

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记者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采访发现,多年来农村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逆流”下乡。

农业部测算,到2015年末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达1%,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一比例还将提高。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一份关于 “新农人”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仅狭义概念上“新农人”已突破100万人,主要人群包括返乡大学生和城市白领。

2008年,当江苏军曼火鸡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正军放弃了上海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回乡养火鸡时,他父亲生气地用斧头砸烂他的办公桌,说:“跑回来养鸡,能有什么出息? ”

“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认真调研后才下的决心。”廖正军说,他在大学期间作过调查,每只火鸡能有30元至50元的利润,是普通家鸡的好几倍。

“农民缺钱、缺技术,市民缺绿色食品。我两头打通,一方面搞订单农业,给农户提供种鸡、饲料和培训,另一方面开加工厂为消费者提供‘私人订制\’。 ”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300多万元,产品除了国内,还销往欧美。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来,全省共扶持近9万名大学生创业,其中不少是返乡大学生创业;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人数有9.5万多人;福建宁德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从2013年的600人增至2000多人,创业项目从500多个增至1800多个。

据农业部2016年初步统计,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约130万人下乡创业创新。

现代农业显示“蓝海”吸引力,互联网突破城乡市场壁垒

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赖钟熊认为,大学生下乡普遍体现出主动性,是对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与自身优势、兴趣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现代农业显示 “蓝海”吸引力。多年冷门的农业,在中国正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现代农业表现出“高效益性”。 “现在介入现代农业能成为‘蓝海\’拓荒者,值得期待。 ”宁德返乡大学生谢思惠放弃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回到家乡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实现生姜亩产值由500元增长到5000元,带动上千户农民致富。

——政府大力扶持,创业门槛明显降低。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等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给予支持。

——生活成本“洼地效应”。一方面大城市竞争和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乡村发展,加之无论是地价、房租还是劳动力价格,中小城市和乡镇都比大城市低,这让下乡创业的机会和空间在增加。

——城乡一体化加速,“数字鸿沟”缩小。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认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交通和物流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良性互动,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力越来越强。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消费者更加关注食品质量安全,追求多样化的消费。 ”顾益康说,“这些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

此外,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渗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缩小,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突破了制约乡村发展的市场壁垒,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阿里研究院的一份关于返乡电商创业的研究报告指出,返乡电商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电子商务有效释放草根创造力,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

或可缓解农村“空心化”,推动城镇化发展

几年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姚丽云,从国外知名企业辞职回到老家福建古田县养殖食用菌。她依托京东、天猫等平台,将产品卖到全国大江南北,还与大学院校合作,进军银耳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在她的带动下,周围很多年轻村民开始接触互联网。如今,古田县电子商务活跃网店超过120家。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河西村,大学生刘敏2012年回到老家成立公司种植杏鲍菇。刘敏的公司带动400多户村民种植蘑菇,全村有260多人在公司工作。这个曾经对外连公路都不通、买瓶酱酒都得上乡镇的 “空心村”,已吸引大量青年返乡。如今,村里大部分人都盖起新房子,新建的宽阔水泥马路也通向周边城镇。

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村民谢庆炉曾经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几年前,他加入了林恩辉创办的葡萄种植合作社。如今,他不用抛妻别子,一年收入有十多万元。现在,晓阳村和周边村返乡种葡萄的达到800多人。

顾益康认为,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仅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他们可以把现代技术、经营理念、生活方式直接导入农村,缩小城乡差别,成为推动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一股积极力量。 ”

新闻推荐

左边旅行,右边收获

夏学军这几年没少去各地旅行,一路美食美景相伴,即开拓了视野,也愉悦了心情,最重要是增长了见识,成熟了心智。仔细想想,好像除了这些,我还从旅行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刚开始去旅行的时候,唯恐...

相关新闻:
责 任 □杨祖友2017-07-04 12:11
猜你喜欢:
印度想搞什么鬼2017-07-04 14:40
评论:(从城市去乡村,大学生因何“逆势”下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