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从超市购买了一盒板栗味糕点,盒子有两个乒乓球拍那么大。打开一看,只有6小块糕点,所占容积不到盒子的三分之一。一看标示净重,仅230克。这么大的包装盒,也太浪费了吧?
其实,这跟眼下市场上一些商品夸张的包装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节能宣传周上,上海市质监局开展了一次突击检查,查出62件大概率过度包装商品。比如在上海水城路古北家乐福超市,上海市质监局抽查人员打开一盒标价288元的张裕礼盒装葡萄酒。这盒葡萄酒只装两瓶红酒,但由于中间附加一个马车状工艺品,包装空隙显得尤其大。同一个超市,一款售价362元的铁皮枫斗冲剂,24包冲剂,去掉层层包装,实际占盒子容积都不到五分之一,包装空隙明显过大。
企业为什么要将商品如此这般地包装?笔者愚笨,只能想到一个疑似正确答案:加大所售商品的体积,使之看起来显得“很大”,这样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多卖一点钱。手机的屏幕大就卖得贵,酒、茶叶、糕点等是否也是如此?
但是,这些企业在做着赚钱的黄粱美梦时,殊不知它们已经犯下了几宗“罪”: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甚至还可能助长奢侈腐败风气。
助长奢侈腐败行为似乎离消费维权主题远点,咱先不说了,导致商品价格虚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这点却是看得见摸得着、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现在印刷技术很发达,什么样的靓女美图都能娇嫩欲滴地印在商品包装上。大大的包装盒、美美的印刷图案自然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并且会让人产生错觉:包装盒的内容很多,走过路过可千万不能错过。然而,等付了钱,打开包装一看,原来盒子里商品并没有看起来的那般健美、硕大,只是一堆骨瘦嶙峋的小货色而已。
上海是全国首个对过度包装实施地方立法的城市,从2013年至今,已查出589批次产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显然,这只是冰山一角。面对商品过度包装,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但这远远不够,执法部门应及时出击,加大处罚力度,杀一儆百。喻山澜
新闻推荐
江德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相继亮相后,共享成了热词。最近,一款由武汉创业者开发的“厕所共享”手机APP在安卓和苹果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上线。应用开发目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手机找厕所,解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