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藏品:逢重大节日看涨
红色藏品每逢重大节日必涨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恒定的规律了。借由红色藏品,人们可以重温峥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所以这些藏品必然会成为藏界瞩目的焦点。
现如今,市面上红色收藏品的种类可谓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主要包括雕塑、像章、照片、纪录片、图书、报纸、杂志、瓷器、宣传画、电影海报、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版画、袖章、火花、烟标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人对红色藏品的喜爱,更多的还是珍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思想感情和人生信仰。收藏红色藏品,其实收藏的是对于过往的一种纪念和追忆。因此,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投资升值而去进行的红色收藏,也就失去了红色收藏的本真意义。
纪念邮票:行情火热
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国庆题材邮票从来都是邮票中的主角,它犹如一部共和国简史,见证了国家的辉煌进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大团结;它又好似百花园中的牡丹花,分外璀璨,由此也成为邮票收藏者最为钟爱的收藏题材之一。
国庆节,对于爱好集邮的人来说,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首先,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纪念日。其次,它同时意味着国庆题材的邮票将迎来一轮新的火热行情。
据中国邮政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国邮政部门每逢五年、十年大庆,都会发行纪念邮票。就目前已经发行的国庆题材邮票来说,升值较多的是《建国十五周年》小全张,当时的发行价均为0.24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超过了1万元,盖过邮戳的也在5000元以上。
国庆纪念币受青睐
国庆纪念币是一种常见的国庆主题藏品,一般由贵金属铸造而成,收藏价值高。据介绍,自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贵金属纪念币以来,迄今已发行了四套国庆题材纪念币,分别是《国庆30周年》金币、《国庆40周年》金银纪念币、《国庆50周年》金银纪念币和《国庆60周年》金银纪念币。
《国庆30周年》金币的发行,在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这套金币共有4枚,发行量仅7万套,于1979年面世,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贵金属纪念币,因其地位的特殊性,面世后备受投资者青睐,是金银纪念币“老、精、细”板块中的佼佼者,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珍币。《国庆40周年》发行了20盎司大规格金币,且发行量只有105枚,目前该币也已成为稀罕物。
作为大众收藏品的国庆题材流通纪念币也不容忽视。中国两个划时代意义的纪念币都是以国庆为主要题材。《国庆35周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10月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纪念币,该币一套3枚。1999年发行了第一个纪念纸钞,题材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新中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钞,具有里程碑意义,且画面精致。
票证:品味过往忆苦思甜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各色票证,经历了40年左右的风风雨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逐步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物资严重短缺的年代里,粮油票、布票、副食品票对中国家庭而言不可或缺,吃、穿、用都需要凭票证定量供应。如今,虽然票证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收藏界,票证却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的观赏价值成为一大收藏热点。
时至今日,那些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票证,对于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来说,依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每当遇到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时,看着这些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产物,忆苦思甜,也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藏这些票证,其实也是在品味那段曾经的艰苦岁月,提醒我们不能忘本。
“开国纪念号”有来头
近年来,各类“国庆”专题老期刊也逐步走俏藏市,尤其是1949年10月间为庆贺新中国诞生所出版的各种“开国纪念号”专刊更是成了众多收藏爱好者眼中的香饽饽,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在各类珍贵的“开国纪念号”专刊中,比较难觅的当推1949年10月1日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出版的《科学大众》。这看似一册普通期刊,其“奥秘”是打开首页的一刹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红色单页面庆祝新中国诞生的“贺信”,最上方是五颗四小一大的“红五星”,标题是:“向人民政协欢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庆贺!”
此外,其他各种“开国纪念号”也价格不菲。1949年10月1日,由阿英等人集体创办的《大众影剧》(周刊)第七期出版“庆祝新中国诞生”特刊;1949年10月1日,由毛羽等同仁主编的《影剧新地》第六期出版“庆祝新中国诞生特辑”。目前,这两种期刊的市价均超过500元;1949年10月15日出版的《新华月报》创刊号系“开国纪念号”专刊,市价超过1000元。
1949年10月至11月间,出版“开国大典号”和“解放号”专刊的还有:《东北画报》《华北画报》《文艺报》《青青电影》等,这些珍贵的“开国纪念号”,如今在收藏市场上很难见其芳容。(来源:中国文物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葛蕃报道9月30日,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安委会扩大会议精神,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就做好“双节”和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等作了全面部署。市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