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出淤泥而笑靥明媚,历风雨也红色坚守。党的十九大代表、47岁的荀笑红是哈尔滨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乡排水公司女子清掏班班长。工作20多年来,清掏养护、设施维修、抢险排涝……她用行动与热情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坚守。
9月22日,一场秋雨过后,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前进路的作业点,荀笑红身穿从胸口到脚底的黑色胶皮大衩,和工友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跳下井,不到一分钟,一个装满黑色污泥的铁桶被井上的工友用麻绳提了上来,一股刺鼻的酸腐臭味立刻弥漫开来。
一桶淤泥重约20斤,而这一天,她要清理污泥近200桶。
道里区地处哈尔滨市老旧城区,地势低洼,污泥量大、紧急排险任务多。但荀笑红对辖区内的井盖“如数家珍”:66条街路上的1670座检查井和1025座雨水井,共计68公里的排水管网——这些都是她的“坐标”。
随着机械发展,哈尔滨一些较大的井口开始采用机器作业。但不少老井和老管道,只能靠人挖。有时候人下去连腰都直不起来,只能蹲着、跪着、甚至趴着,上来一身脏,还经常被铁丝、墙面剐伤。
“方法总比困难多,再难也要乐呵呵。”为了工作方便,荀笑红和工友们一起改造工具,取得了不少“小发明”,比如起井盖的钩子、警示施工的围栏等。
瓢泼大雨里,积水漫过大腿,一位妇女用身体顶着下水井盖,足足站了两个多小时……去年6月12日,一张红衣“女汉子”雨中守井成“真人路标”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这就是荀笑红,网友纷纷点赞她是“暴雨中坚守的莲花”,“带给人们温暖守望的力量。”
“当时双腿已经冻得麻木,整个人像冰棍一样!”荀笑红回忆说,井盖加上水压将近200斤,一旦放下,一个人根本拉不起来,为了让暴涨的雨水尽快排放,防止过往车辆和行人发生危险,她只能用双腿牢牢抵住井盖。
“苦、脏、累、险、毒”是井下工作的真实写照。由于常年重体力劳动,荀笑红疾病缠身:腰、肩、腿一遇阴天下雨,就疼痛难忍;由于受井下污浊空气刺激,她先后做了3次咽喉手术;2012年抗击台风,她连续在水里工作13个小时,患上了急性肾炎;她的眉毛边上,还有被井口磕破后留下的疤痕……全身上下“几乎没一个好地方”,尽管曾多次获得离开一线的机会,但荀笑红始终选择留在班组。
“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本分。”起初工作时,父母就心疼她,劝她离开,可越是别人不想干、干不好的工作,荀笑红就越要干出个样子来。“就是要强,就是热爱,就是要做最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的事情。”荀笑红说。
(据新华社哈尔滨10月2日电)
新闻推荐
贵州镇远县一名23岁青年郭某回乡更换身份证,负责办理的户籍民警发现,该男子与当地一名失联7年的男子相像,并通知失联男子的家属。10天后,趁郭某领取身份证的机会,其家人一眼认出了他。郭某与聋哑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