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蜗牛”带来的生命教育不过是意外收获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0-09 01:31   https://www.yybnet.net/

◎蒋璟璟

长假期间,杭州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趁着夜晚,打着电筒,在小区里满世界寻找蜗牛。因为,在三年级科学课上册的第二单元有一个内容,叫做观察蜗牛。不过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的科学老师郑维庆却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道具”问题,因为四年级孙悠翔送来了20多只蜗牛。据悉,孙悠翔养蜗牛一年多养到四代同堂,一只都没有死掉。看到他的付出,郑老师表示:“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钱江晚报)

其实,在小学课程中,类似“养蜗牛”之类的实践内容并不少见。但此前曝出的,多是“小学要求学生养蚕,数万家长抓狂满城找桑叶”一类的滑稽闹剧,而今这般情节暖心、结局完满的“养蚕”故事,当真可谓少之又少。

应该承认,对于一位小学生来说,能够养蜗牛如此长时间并且“一只都没有死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背后支撑这一切的,必然是极强的爱心、耐心和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就此意义而言,“养蜗牛”的过程,俨然变成了一个修炼心性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教育与责任启蒙。据此,有教师将之称作“成功的生命教育”,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课之所以布置“观察蜗牛”的任务,实则为的是鼓励孩子们亲近自然、考察自然,并通过规范记录和自我思考形成对自然世界的直观认识。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其实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也即博物学传统和数理传统。后者强调数学推演、逻辑实证、实验还原等等,而前者则主张到大自然中观察、采集、记录并进行体系化的分类、描述。而所谓“观察蜗牛”之类的科学作业,显然是对博物学传统的一种接续。

相较于数理传统的不断强化,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博物学的传统可以说是日益衰落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无需太多学科知识和专业训练的博物学研究,却是初次接触和参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恰当路径。在国外,不少中小学都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观察候鸟迁徙、鱼类洄游等活动,也是基于类似的道理。与之相较,国内不少学校虽然也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内容,其所起到的科学启蒙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我们这里,一位科学老师从“观察蜗牛”的作业中总结出了生命教育以及爱与责任的诸般奥义,这份误打误撞的意外收获,终究还是伴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误会与遗憾。试问,被带偏了节奏的“科学课”,与科学还有多少关系呢?

新闻推荐

“越野车追赶藏羚羊”事件最新进展:涉事7人被罚10.5万

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8日报道,8日晚,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了“越野车追赶藏羚羊”的最新调查结果,并依法对7名涉事人每人处以1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共计105000元。经调查核实,10月4日17点20分,涉事人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家装环保的重要性2017-10-09 01:21
评论:(“养蜗牛”带来的生命教育不过是意外收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