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重庆10月9日电(记者陈国洲)他本来是远近有名的“大老板”,为了让山沟沟里的穷乡亲早日脱贫致富,却来竞选村书记,一干就是十几年,成为全村群众离不开的“领路人”……
他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党委书记熊尚兵,一个让山沟沟的贫困村蝶变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憨书记”。
“在外面生意做得好好的,你回去做啥子嘛?一个穷山沟沟又有啥搞头?”走南闯北做生意、身家百万的熊尚兵,刚一提出回乡当“村官”的想法,立即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熊尚兵有经商头脑,开过饭店,做过房地产,当过矿老板。多年在外做生意,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少世面。但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心里总不是滋味。齐圣村3500多名群众中,贫困人口就达1000多名。
2003年春节,熊尚兵下决心回到家乡齐圣村竞选“村官”,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2004年,熊尚兵梦想成真——他当选为齐圣村党支部书记(后来调整设置为齐圣村党委),开始了他的“村官”岁月,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上任不久,熊尚兵便抛出了“治村”方略: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了,柑橘、粮食、生猪、农产品,才能换成钱。
村干部们面面相觑。修路是所有村民的梦想,但钱呢?
“党员干部要带头,带起大家一起凑。凑多少,算多少。不够的,我来想办法!”熊尚兵斩钉截铁地说。
东拼西凑之后,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熊尚兵一咬牙,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38万元。
很快,一条长12公里的村级公路修通了。这条公路像一条银龙蜿蜒在齐圣村,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要想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才是根本出路。”熊尚兵带着家乡的泥土四处调研,一家科研机构告诉他,你们村的地非常适合种猕猴桃。
说干就干,熊尚兵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搞专业合作社,主打优质红心猕猴桃。
“农业公司给我们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基地经营权不外转,采取保底入股分红方式运作,以土地和现金入股,既有租金保底,分红增收,还可以打工领工资。”熊尚兵带着村委一班人,挨家挨户动员。
为让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齐圣村还将扶贫资金做股入社、配股到户,让贫困户按股分红,走出了一条“让财政资金变股金、让贫困人口变股东”的扶贫新路。全村贫困户都在合作社有了自己的股份,齐圣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党晓雪)日前,由市统计局联系协调的深圳顺程实业有限公司向新区坡头豹村贫困群众捐赠“安之源”净水设备15台,使帮扶村贫困群众喝上了安全、健康、纯净的饮用水。长期以来,豹村群众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