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两则不让家长为学生改作业的消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一则是浙江杭州市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一则是山西运城市教育局公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区各中小学教师布置作业要科学,布置的作业自己批改,坚决反对强制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家长改作业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今,家中有中小学生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自己来批改、签字。小学可能相对轻松,而到了中学则会有些难度增加,令一些家长头痛不已。不知家长批改作业兴起于何时,对于上世纪70、80年代生人来讲,恐绝无如此记忆。都是自己做作业,作业基本上都是由老师批改。还记得当时班长每天都要抱着作业在教室与老师的办公室之间来回跑,收齐同学在家做的作业交到老师手中,然后又从老师手中抱过批改之后的作业发到同学们手中。作为家长,基本上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更遑论批改作业了。如今,已为人父的他们,又要为孩子批改作业了,当着家长,还要当老师,有人难免抱怨。如,先前《人民日报》曾报道,华北某市的一所重点小学布置了一道作业:读《时事画报》电子书,总结三件大事。结果家长一查发现这是份清末的报纸,用的是繁体字还用了广东的方言。云南某高中数学老师解得了方程教得了几何,却解不出一年级儿子的作业。报道发出了“考孩子还是考父母”的诘问,同样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和反思。
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讲,心甘情愿揽下检查作业负担的恐怕没有几个。一者时间精力有限,上班、做饭、干家务等,本身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再去检查一本本作业,有多累可想而知。二者专业知识受限,在授业解惑上家长大多是个门外汉,即使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不足,如何对症解决未必有针对性办法。更何况,参与作业检查会不会助长孩子的惰性和依赖,也是家长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所以,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让网络上一片欢腾,很多人感慨“终于熬到头了”。然而,对上述公约也罢,通知也罢,家长还远远不到高兴的时候。因为在检查作业这件事情上,家长恐怕是没有话语权的。毕竟,为了抓好孩子的学习,家长心里就算有一百个不乐意,也不敢把学校老师的要求当成耳旁风。也许,成绩高低跟检查作业没有必然联系。但不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工作,由此引发的后果有多严重,家长还是门儿清的。认真检查作业,乖乖签上姓名,无疑是明智选择。
当然,随着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愈发重视,让家长完全不管学生的作业恐怕已不太可能。只是作为学校,作为老师应该明白,无论何时,认真批改作业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论何种情况,学校都不能推卸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责任。而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更多的是督促作用,而不是越俎代庖。所以,叫停“家长改作业”是值得鼓掌的,这是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就如一篇评论所认为的那样,“哪怕只是个例,哪怕影响不了大局,也值得公众赞许。这至少说明,有的学校意识到了小学教育模式的偏颇之处,并努力作出改进。而这一点一滴的改变,或如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一股推动教学改革的力量。”
新闻推荐
在景点以各种方式留下“到此一游”的现象屡见不鲜。近日,网友“乾兴冀湘”在微博上爆料,称岳麓书院的竹子上被刻了满满的字,“这样糟蹋文化圣地,好心痛”。岳麓书院的竹林里很多竹子被刻了字,其中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