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7日,云南民族大学与印度辨喜瑜伽大学合作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功通过教育部审批,这是中国第一个瑜伽方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正式发布的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下新增了瑜伽方向硕士研究生。
对于大学培养瑜伽硕士,有网友难以理解,甚至调侃练瑜伽是不是也可获得硕士学位,这是对大学体育学不了解所致。对于大学增设瑜伽方向硕士,舆论可以质疑大学是怎样做出决策的,但却不能代替大学做出决策。
首先,要准确理解何为大学的自主权。舆论可以对大学自主办学进行监督,主要监督的内容包括大学是否依法治教,是否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是否实行以教育、学术为本的管理,但却不能“越权”去指责大学不应该开设某一专业、某一课程,开设某一专业、课程,这就是属于大学自主权范畴的事务,应由学校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进行决策,只要大学有对开设专业、课程的充分论证,舆论就不能干涉。要推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就要尊重大学的自主办学,督促大学建立用好自主权的内部治理结构。其次,不能片面认为大学(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都是学术型人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很快就要步入普及化时代,但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是滞后的,一提起大学,很多人都会想到大学应该培养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包括对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认识都是如此。而按照高等教育的结构,在所有大学中,能有5%-10%的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余的高校都应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和职业人才,包括研究生教育,也只能一部分培养学术型人才,其余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美国和英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就属于过渡性学位、职业教育。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规划推进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但出于学历情结,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专业硕士的认可度并不高,还用“学术人才”观念对待所有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这是高校回归本身的办学定位,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的观念障碍。
随着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改革的推进,未来我国大学会有很多“另类”专业、“另类”课程,舆论不必大惊小怪,舆论所应该关注的是,大学是否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提高现代治理能力。这是大学用好自主权的关键,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转自《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朱医生的朋友,基本上都曾经是他的患者,至今他还保持着送患者出院回家的习惯。“我和我治疗过绝大部分患者成了好朋友,逢年过节大家都会走动互致问候。他们的笑容和感恩是我立志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