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九大代表风采 “大国工匠”耿家盛: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梧州日报 2017-10-12 09:34   https://www.yybnet.net/

据新华社昆明10月11日电(记者白靖利)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熟练操作CAD的耿家盛更像是一名IT工作者。然而,从油漆工到车工,再到跨界研究环保厕所,党的十九大代表耿家盛对自己的定位从来没变:“我就是一名工人,永远要做最好的自己。”

今年54岁的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对于干过30多年车工的他来说,研发环保厕所无疑是一次“跨界”。然而,作为公司转型的代表,环保厕所成了“老车工”耿家盛近两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昆明重工将生产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作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公司“第一车工”耿家盛担任研发小组组长。“他技术好、责任心强,又善于创新,这个项目交给他我们放心。”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谢开龙说。

接到重任的耿家盛,此时却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从机械制造到环保厕所,自己一下子变成了门外汉;手上只有一张原理图,连设计图都没有。

“虽然说压力有点大,但这是公司的重大项目,我们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耿家盛带领团队从零基础学起,查资料、向人请教,前后花了3个多月,环保厕所终于从概念变成了实物。

到今年4月,耿家盛团队研发的环保厕所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第四代产品每天可以满足400多人次使用。”耿家盛很自豪地说。

这不是耿家盛第一次玩“跨界”,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耿家盛原本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起了车工。从最基础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再问同为车工的父亲,零基础的耿家盛很快成为厂里的骨干。

改行做车工后,耿家盛与磨刀结下了不解之缘。“车工离不开磨刀,要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耿家盛说,他的工作简单说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30多年来,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自己也算不清了。

“一个月最少三五把,多的时候10到20把。”这么多把刀磨下来,耿家盛的双手也渐渐结满厚厚的老茧。

正是在不断磨刀的基础上,耿家盛对车刀的角度、材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后来不断改造车刀、改进工艺提供了条件。他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自己最满意的“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也是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琢磨总结出来的。这项2006年的发明,可以提高30%的生产效率,已经申报国家专利。

从技校毕业的油漆工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一名学徒到一位“名匠”,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

从2003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名次起,耿家盛已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这些年,面临企业效益下滑等现实,耿家盛却多次拒绝其他企业的高薪聘请。

早在昆明重工的前身——昆明重机厂建厂时,耿家盛的父母就来到厂里,他的哥哥弟弟都在这个厂里工作。耿家盛的父亲耿鼎曾经担任过昆明重工的总工程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新闻推荐

切实增强做好群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袁闻聪主持召开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

(记者韩梅)10月10日,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袁闻聪主持。袁闻聪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群团工作,市级群团部门集中在9月圆满完成换届,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九大代表风采 “大国工匠”耿家盛:做最好的自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