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中国的当下,走法治道路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建设一个强大的法治化国家,全民守法是一个基本前提和保障。那么怎样做到全民守法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始终对法律法规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管好广大人民群众使其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法律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的人口众多,法治建设依然是块“短板”,少数人法律意识稍微淡薄,一些人不会正确用法、守法。思想观念依旧停留在“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陈规陋习上。再加上政府公信时常受到个别干部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透支,全社会的法治氛围依然不浓厚。而如今推动全民守法时代的到来,单靠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还有一大部分老百姓,还没有尝到法治社会的“甜头”,没有谁愿意主动尝试,眼睛都是盯着政府和党员干部的,都存在一种“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思想。党员干部怎么做,群众就会跟着怎么做,榜样的力量显然会胜过千言万语。
这个时候,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应以身示范,带头尊法、守法、用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对法律制度存敬畏之心,绝不搞“一言堂”,绝不将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更不能钻法律制度的“漏洞”,谋取一己之私。始终保持自身言行在法治轨道内堂堂正正运行,给普通党员、人民群众树立正确榜样,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达到人人守法,人人获益的崇高境界。
当然,对知法犯法,故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就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司法裁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让犯法者付出代价,形成倒逼效应。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继续加大反腐斗争力度,让权力任性干部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给社会做出榜样。让违法犯法寸步难行,学法守法畅通无阻,共同创造美好的法治社会。只有这样“带”“管”结合,社会主义大家庭才会对法律心存敬畏之心,才会遇事找法,办事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让法治撑起社会的公平正义。
新闻推荐
切实增强做好群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袁闻聪主持召开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
(记者韩梅)10月10日,市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袁闻聪主持。袁闻聪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群团工作,市级群团部门集中在9月圆满完成换届,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