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医疗器械既是维护国民健康的基础保障,也是世界各国竞相追逐的高科技产业,可谓民生国计一肩挑。我国之前的审评审批制度,主要是围绕仿制产品设计的,许多环节、程序及规定与创新格格不入,导致一些临床急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出现短缺。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基本解决了药品注册申请的积压问题,有一批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优先获准临床试验或上市销售。但是,要更好地满足百姓的用药需求,还必须解决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
满足百姓的临床需求,既要鼓励新药研发,也要鼓励高水平的仿制药生产。尽管国内制药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制药企业新产品研发总投入,可能还不及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一家的研发经费,这种差距不是短期可以弥补的。因此,要在鼓励创新和支持高质量仿制药生产之间保持好平衡。其实,做好仿制药仍然需要很高的创新能力,《意见》要求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质量疗效保持一致,这无疑是一个实事求是、行稳致远的策略。
建设健康中国,必须改变我国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使我们的医药产业更具竞争力。相信随着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和深入实施,中国药品医疗器械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从而让13亿人民享受到创新带来的福祉。□赵永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迟锐)10月24日上午,秦楼街道泰安路社区召开以“谈谈我心中的十九大”为主题的学习座谈会。包括社区直管党员、退休老党员等参加了此次学习会。会上,老党员们忆苦思甜,结合自己的亲学亲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