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黎青 作
近日,有学生发帖称石家庄一高校纪律严苛,自习课笑一下就要被扣分,引发不少网友质疑。但也有该校学生表示,学校要求严格也是为了自己好。25日下午,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张处长回应称,自习表现与学生素质拓展分挂钩,但并不影响学生课业成绩,“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紧张”。(10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听起来,“相视一笑被扣分”的规矩荒诞不经的级别,堪比“男女一同出现算早恋”。如果校方当真如此严苛,卫道士的帽子估计是戴定了。道理也不复杂:高校里的孩子,基本都是成年人,如此高压式教育,难免要让人瞠目。
不过,追根溯源起来,这不过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以讹传讹罢了。此事源头是该校新生吐槽上自习期间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纪律堪比高考”。帖子中描述说,有女生托着头看书,结果被学生会干部以睡觉为由扣分,甚至“还有两人相视一笑一句话没说,学生会非说俩人说话强行扣分”。这里显然有两个问题:第一,“相视一笑被扣分”并非校方的规矩,而可能是学生会执行中存在的误会。第二,“在上自习期间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的抱怨,娇嗔也就罢了,哪有正儿八经支持的道理?
在校学生吐槽母校与老师,是常情常理。相较于很多高校老师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河北的这个学校“专门安排老师陪同大一新生在教学楼自习”,起码是自我加压、自加规矩。如此做加法,如果社会还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岂非让新生“放飞自我”就是理想臻境?
中国的高校既要去行政化,更要旗帜鲜明行使好教育自主权。从自修记录管起,即便严苛有加,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也是学校的自由。至于效果,且看实践检验。说这些,并非是说中国高校无须舆论监督,而是面对类似被妖魔化的“相视一笑被扣分”现象,究竟谁该反思谁该检点,千万不要弄错了主体才好。
新闻推荐
近几年,传统电视人离职热还在升温,就连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最近也离职。放弃老一辈人观念中的铁饭碗,传统电视人辞职后,有人做起了高层管理,有人选择创业。《奇葩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