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吉狄马加:“研究百年新诗,要记得向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致敬”百余中外诗学名家汇聚山城为新诗发展“把脉”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0-29 05:59   https://www.yybnet.net/

吉狄马加:“研究百年新诗,要记得向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致敬” 吉狄马加演讲现场。

中国新诗走过百年历程,做出哪些贡献,存在哪些问题,对未来有怎样的展望,是诗坛的一大探讨焦点。海外华人、国外诗人在华人新诗创作方面,做出哪些值得注意的成就,域外行旅与中国新诗有怎样的关系?90后诗歌的命名有何特色?也正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10月28日上午,第六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西南大学开幕。在为期两天的日程里,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诗歌资深研究者蒋登科教授、诗人李永才、张德明等在内,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美国、新加坡、日本、泰国、韩国等地的百余名华文实力派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编辑,汇聚山城重庆,围绕华文诗歌诸多课题,展开学术探讨。

“将百年新诗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相比,是不科学的”

著名诗评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也是本届国际论坛主席吕进教授,在论坛上致题为《百年的祝福》的开幕词。他提到,“这些年来,写作华文新诗的,不但有中国两岸四地和侨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诗人,他们组成了华文新诗的“外国兵团”。对于‘老外\’来说,用华文写诗是一个难度相当高的艺术创造。用华文写作已经不易,何况是诗。虽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华文新诗理所当然地存在差别,但既然都是用华文写出的新诗,就必然因为华文而存在某种血缘联系,在主要的诗学领域存在着共同话题。”由此吕进教授提到,“不断推动华文新诗的诗学建设就是我们论坛的使命。”

对于新诗的价值,也不乏一些争议。对此吕进教授提出他的观点。他认为,新诗的出现是时代使然,也是中国诗歌发展使然。“贬低、否定新诗的思潮值得讨论。将只有百年历史的新诗和《诗经》与楚辞相比,和唐诗与宋词相比,是不厚道的,也是不科学的。一百年过去,中国新诗出现了一批经典作品,出现了一批优秀诗人,全世界的华文新诗也取得了佳绩。当然,应当承认,新诗还很不成熟。在中国,现在基本上还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外,还没有融入民族文化传统。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推动新诗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和辉煌。”

大诗人,达到的是“语言艺术性和内容的双重高度”

28日下午,多位诗人、诗歌研究者、评论家,在论坛上继续进行头脑风暴,对百年新诗发展“把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诗学演讲。引发众诗人强烈共鸣。

熟悉国际诗坛,对中外诗歌交流深有观察和心得,具有宽广国际诗学视野的吉狄马加重点提到,当下研究中国新诗的发展,需要讲视野拓宽,站在更广阔的时间长河之中。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学者将古典诗歌传统与新诗,进行了截然不同的分段式研究,这虽然有它的必要,有一定的客观道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诗与旧体诗之间的强大联系。虽然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客观上造成了旧体诗与新诗的概念区别,但从语言的整体角度,从更深远的历史来看,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旧体诗与新诗之间存在不可分隔的紧密联系。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据我所知,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诗人,虽然使用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如果属于同一个语系,他们往往会回溯到语言的源头,找到诗的伟大源头。比如罗马尼亚诗人、法国诗人等等,他们同属拉丁语系。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在研究新诗发展时,除了在百年这个节点上打量,更要站在更深远的历史长河中进行梳理,要记得向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致敬。这有助于我们打破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研究的惯性,得出更有效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来。”

吉狄马加还举了诗人艾青的例子,提到他认为的值得追求的诗歌高标境界,“如今我们读艾青的诗作,他在三十年代写的诗,其所表现出的语言的弹性,宏观的眼光,是我们当下很多诗人所难以具备的。由于信息科技的便利,今天我们的诗人可以查看过去所有的诗歌遗产,从中汲取营养,写出很好的诗作来。但有一个现象令人思考:有些诗写得很精致、很聪明,但你却很难说它是大作品。我想,历代的大诗人,其作品都是达到语言艺术性和在内容上反映时代声音的双重高度。在超越时空方面,也有卓越的表现。比如我们今天读屈原、李白、歌德的作品,依然能读出新的东西来,读出其现代性。这也是伟大诗人的一个特征。”对于当下,吉狄马加也表达自己的期待,“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超出过去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节点,丰富的时代生活,给诗人的写作带来了挑战,也造成了难得的机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曾经登上邮票的 百岁老人

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故有长久长寿之意。“人过七十古来稀”,历史上百岁高龄的老寿星更是不多见,在此笔者为您整理了曾经登上邮票的百岁老人,供大家敬仰缅怀。在我国发行的邮票中,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10-29 01:34
评论:(吉狄马加:“研究百年新诗,要记得向伟大的古典诗歌传统致敬”百余中外诗学名家汇聚山城为新诗发展“把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