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变成标配的教育“抢跑” 必将趋于无效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0-31 02:36   https://www.yybnet.net/

◎蒋璟璟

金秋时节,阳光明媚。浙江海宁某小学三年级某班级的家委会,想组织一次周末一日游。可是,当这个活动消息发到班级群里得到的消息反馈让人震惊。家委会原本以为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这次活动,但是没想到是40个人的班级只有4个人能去,其余孩子均有1个或多个周末兴趣班。(钱江晚报)

秋游赶不上,都在兴趣班。这一偶然曝光的“神巧合”,实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兴趣班的勃兴,可谓由来已久。而在现实语境下,其已经历了数轮更迭。时至今日,兴趣班已经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市场化的商业机构变成了其间最主要的参与者。到这一阶段,“兴趣班”基本已经与兴趣无关,或者说与学生们的“主观意愿”无关,而更像是一种强加的智力开发和技能训练。

从机器人、编程,到钢琴、演讲口才,形形色色的兴趣班,简直就是对成人社会全方位的浓缩与仿拟。一些家长希望子女通过兴趣班开发潜能、习得修养、增强魅力,正所谓“给人生多一条路”;而另一些家长则期待着,孩子们能在兴趣班提升智力、锻炼大脑,以确保提前获取某种关键能力来决胜未来。不管家长们有任何的诉求,在“兴趣班”市场总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正因为此,一个40人的班级,才会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兴趣班。

也就是在最近,中青报报道,98%的家长都在“抢跑”。显而易见,所谓的“抢跑”,很大程度上就是“花钱买服务”,让孩子参加包括“兴趣班”在内的各式商业化的教育培训。但从逻辑上说,当所有人都在“抢跑”,抢跑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于是,所有人又回到了差不多同一条起跑线,只是门槛更高、代价更大而已——你追我赶之下所造成的行为一致性,最终结果就是谁也没占到便宜。

相关专家说了,“抢跑”纯属在浪费孩子时间,完全不必如此。可是,对这套说辞,家长们想必难以认同。关于“教育”议题的舆论市场中,各式商业机构早已成为了话语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在其营销攻势之下,鲜有家长能够不为所动……每一个家长都认为给孩子报“兴趣班”是一笔明智而高尚的投资,至于其效果到底如何,则注定不会被测量、不会被追问、不会被反思。

为兴趣班而放弃秋日郊游,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需要厘清的是,所有学生都被赶着上“兴趣班”的年代里,我们到底想得到什么,又能得到什么?

新闻推荐

-268.65℃ ! 中国低温制冷设备打破国外垄断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又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成功出炉。近日,由财政部支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套全国产化250W液氦温区制冷机在河北廊坊通过专家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变成标配的教育“抢跑” 必将趋于无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