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程兴忠 秦学斌 尽管阴雨连绵,天气有些寒冷,可西乡县城南街道办事处板桥村贫困户李东华心里却暖融融的。他在金果果园区内给猕猴桃园锄草、育苗,每天能挣80元钱的工资。他告诉我们,比起过去种田,如今既能挣工资,还能得到土地流转费,现在正准备入股合作社以后分红。
这是农村“三变”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在该县开展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中,城南街道办党工委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改革深入进行。
三点一线构建大格局 城南街道办有12个社区、村,人口3.1万人,拥有丰富的人力、土地、矿产、林业、水利等资源。党工委围绕“三变”改革,高水平编制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绕东、中、西部的三个中心点和国道沿线,分别打造辐射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园区内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园区业主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力求流出一片土地、建成一个园区、带动一批农户。
形成现代农业集群 党工委矢志不渝地推进现代园区建设,建有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3个。园区安置农民就业近300人,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这些园区产业化经营水平高。其中桥房月亮湾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了集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基地、狩猎场、水上游乐场等重点区域,成为集餐饮、住宿、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沐阳生态园依托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已经投资3000万元建有紫薇园、银杏林、桂花园和百鸟园等设施,成为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的龙头引擎。金山农业园区已经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苗木花卉、观光旅游、酒店住宿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对于带动牧马河以南的旅游观光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升级转型强势“引擎” 各园区内引外联,大力引进人才、技术、项目,积极与外地高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借助其技术、人才优势,不断提高园区建设的科技水平。初步统计,各园区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各类技术人才达60余人。同时,电子商务、金融等进入园区,促进了园区跨越式发展。
园区建设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城南净化美化农户庭院,绿化、美化、硬化乡村道路、衬砌花池、栽植行道树、打造微景观,建好了一系列民俗墙;月亮湾园区建成多个景观节点;沐阳深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准备建设高规格的农家乐;桥房月亮湾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2亿元,使集农业、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呼之欲出。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该办事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48元,同比增长12.6%。
新闻推荐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