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款测试左右脑的程序刷爆了朋友圈。对此,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称,这个小程序的测试结果是随机的,所谓测试其实是一个谎言,实际是用来窃取用户信息。目前,该程序已经被停用。
“这样的你十分优秀,但有时也让人心疼”“感觉是个了不起的人呐”……“病毒式传播”的左右脑测试,所有答案都点缀着溢美之词,不禁让人想起朋友圈此前流传的各种占卜、星座、性格测试,无一不是此种套路的翻版。
“左半脑控制右手、右半脑控制左手”,这个极尽简化的表述像魔咒一样席卷了大众心智。过去十几年间,它直接演化成更加通俗浅显的“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形”。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理解偏差,典型就是所谓“右脑开发”,近些年不断出现的一些创造力教育理论,鼓吹“右脑是创造的源泉”“右脑开发是一场教育革命,一场开发创造力的革命”等,且通过“右脑控制左手”作反向推导,刻意强迫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拿笔,也真是令人叹服的“脑洞”了!
除此之外,对脑科学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人的大脑利用率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实际上利用率很高),脑细胞不能再生(部分脑细胞可以再生),也有一种说法称爱因斯坦是典型的“右脑型天才”,但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却发现,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主要是左脑,而不是传闻中的右脑。种种对脑科学的简易化理解,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脑太神秘了,它操纵着我们所有的行为,而我们对它却一知半解。因此,要建立对脑科学的正确认知,首先就要对大众流行中的“脑科学”勇于质疑,既不要将它过度神秘化,也不要套用理论简单化,更不要相信网上看图或者做题就能测试出你的“脑力”。 (扶青)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11月1日电“双11”电商大战在即,消费者又迎来了购物“狂潮”。对此,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第10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网购陷阱,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可直接向当地消协投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