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舌尖上的中国》《传家本事》《本草中国》等一系列纪录片的火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成为纪录片行业重要的题材宝库,而通过这些影像作品的传播,原本看似高冷深奥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被年轻观众所接受。在2017北京纪实影像周纪录片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二组制片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制片人兼总导演、纪录片《我们这五年》总导演刘鸿彦指出,纪录片创作要从当下的角度传播传统文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从而实现纪录片文献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她看来,纪录片工作者不仅仅是创作者、媒体人,也是社会工作者,在强调作品的艺术性之余,更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她也指出,现在国产纪录片的影像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但很多作品空有精美画面,仍欠缺“灵魂”。
在经典案例分享环节,纪录片《传家本事》总导演张钊维站在一个将北京作为第二故乡的台湾人的角度,入情入理、动情动心地讲述了《传家本事》的创作缘起与理念。围绕“仁义礼智信美”展开的《传家本事》,以新生代的新眼光对或将失传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创新性解读,以“美好生活的愿景”为出发点,表达出传统的进行式与未来感,通过六个区域、六组关系体现六种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以这样的方式,在普通人的行住坐卧间体现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粹,带领受众找回中国人生活的味道。
中医药文化也是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本草中国》一片在2017年改变了国人对中医药概念的刻板印象。《本草中国》第二季出品人俞瑛透露,《本草中国》将制作第四季,并结合全媒体整合制播的大环境,进行线上+线下360度全方位立体互动营销,让有传统、有传承的中医药文化不再高冷,充分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她认为,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能获得90后、00后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全片不说教、通俗易懂,让普通观众看起来也能享受其中。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更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面对日益年轻化的受众群体和日渐重要的跨文化传播责任,在全媒体整合制播的大环境下,纪录片可通过何种手段、路径开拓发展新思维、新样态、新模式并借此坚定文化自信、砥砺前行,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查文晔赵博石龙洪)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评论台湾居民李明哲案时表示,大陆是法治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大陆都要尊重和遵守大陆的法律规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