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社评 用经济手段“治堵” 公平是关键

来源:西部商报 2017-12-01 02:09   https://www.yybnet.net/

冯海宁

29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对《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草案第三次审议稿)》进行了三审。条例拟规定,对驻车换乘停车设施和道路停车实行政府定价,道路停车收费按照城市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重点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确定。

(11月30日《北京晨报》)

面对交通拥堵,上述条例开出一剂“药方”,即道路停车收费按照“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确定,从理论上来讲,此举有助于降低拥堵时段的拥堵程度,让出行畅通一些。

这是用经济手段“治堵”的措施之一。北上广深等城市之前曾有意征收交通拥堵费,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行。“拥堵时段停车费高于空闲时段”想增加支持率减少反对意见,必须把握好公平准星。比如在拥堵时段提高停车收费标准的同时,应该在空闲时段适当降低停车收费标准。这一提一降,政府没有增加收入,而拥堵时段停车者多付费,空闲时段停车者少付费,就是公平的。

但如果空闲时段停车收费标准不降,而拥堵时段停车收费标准大幅上涨,政府从中获得收益,总体来说增加了老百姓负担。也就是说,只有在总体不增加老百姓负担、更多人支持的情况下,一项公共规定才能称之为公平。

假如部分城市未来某一天征收交通拥堵费,要想争取更多民意支持,关键也在于把握公平尺度。

同理,道路停车收费,无论是城市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还是重点区域高于非重点区域,都要考虑公平问题。例如,城市中心区域停车收费可以提高一点,但外围区域应该适当降低;重点区域高一些可以,但非重点区域应当降低。这就是说,要让民众充分感受到制度公平。

与很多公共治理一样,“治堵”同样需要综合手段,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发展公共交通、健全交通管理执法等。过去,似乎还未用到经济手段。如果北京率先使用停车收费杠杆治理拥堵,对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意义。所以,在“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还要用细则确保制度公平。

新闻推荐

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力度

据新华社电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30日称,我国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开放力度,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外,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限制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

相关新闻:
我的俄罗斯印象2017-11-30 22:16
猜你喜欢:
评论:(今日社评 用经济手段“治堵” 公平是关键)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