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仁
11月28日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对新疆西牧乳业的检查情况,通报其总共12类问题,其中包括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过期的营养强化剂维生素复合包、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受影响婴幼儿奶粉数量至少有1.8万罐。同时,该公司还存在精炼玉米油、大豆油代替配方中的精炼葡萄籽油,白砂糖改为乳糖,涉嫌生产记录造假等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至今已近十年,消费者依旧未能重新点燃对国产品牌的热情,背后是进口乳品大举占领中国市场,“国外背奶”、海淘代购火暴多年。
当此时,中国乳企自当痛定思痛,重振产品质量,重建社会公信——这也是实现自救的唯一出路。可近些年来,国产奶粉的问题依然屡屡被曝光,负面新闻不断。
而此次西牧乳业被曝出的问题,包括添加过期的营养强化剂、配方管理混乱、生产记录造假等都是低级的常识性错误。新疆西牧乳业可以说是“明知故犯”——为了降低成本,就罔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罔顾国家的法律权威。这无疑是给逆水行舟的国内乳业雪上加霜。
国产奶粉的症结无关技术,也无关市场,根源在于个别乳企缺乏基本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缺乏对国家法律的敬畏。
新疆西牧乳业的行为,显然已经涉嫌违反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此,执法部门理当依法对其作出包括召回产品、经济赔偿、停业停产等处罚。若涉嫌刑事犯罪,还当交由司法机关专项调查。决不能以通报代替处罚,乃至不了了之。
新闻推荐
2017年11月30日,浙江嘉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会场,外籍工作人员站在主席台上拍摄照片。 视觉中国图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如期而至,在千年水乡乌镇,中国以及所有志同道合者,将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