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新疆哈密科考队成员陈鹤向记者展示哈密翼龙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龙复原图(11月30日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在新疆哈密戈壁中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一件超过200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维一体保存的重要标本,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翼龙是地球上第一类飞向天空、也是唯一绝灭的飞行脊椎动物,因其飞行需要,演化出纤细中空的骨骼。世界上翼龙化石十分稀少,翼龙蛋和胚胎化石更是罕见。
根据此次发现的胚胎研究,科学家认为哈密翼龙后肢发育速度较前肢快,孵化之后的婴儿具有地面行动能力,但还不能飞行,因为牙齿萌发较晚,很可能也无法主动捕食,需要父母进行喂食。这就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虽然是一种相对早熟型的胚胎发育模式,但翼龙胚胎发育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早熟,还需要成年翼龙的照料。
新闻推荐
周斌任平顶山市委书记、张雷明任平顶山市委副书记12月2日,平顶山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平顶山市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周斌同志任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张雷明同志任中共平顶山市委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