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2月2日发布消息,日常监督中发现国家铁路局系统工作人员持有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发的铁路乘车证可以免费乘坐火车,以及铁路乘车证管理不严、公私不分等侵占铁路企业利益的问题。国家铁路局对全局工作人员持有铁路乘车证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目前已经完全撤销乘车证,铁路职工公务出差乘火车一律购买火车票,按规定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12月3日《新京报》)
对于国家铁路局清理取消乘车证,舆论场一片叫好声。有声音认为,国家铁路局系统清理铁路乘车证,就是清理不该有的隐性福利,也是清理备受诟病的灰色特权。其实,应该相信大量使用乘车证的可能还是为了工作,但不排除存在乱用、滥用的可能,而清理取消起码减少了怀疑想象空间。
一直以来,舆论场对于铁路乘车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议论。虽然这几年铁路实现了大发展,但在一定时段还是存在一票难求的情形。相对于很多人为了买票而花费心思,甚至穷尽努力而不得,那些拥有乘车证的人可以轻易坐上任何班次的列车,显然涉及到公平问题。在供应紧缺语境下,实现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先买先得”,凭什么有人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也许当初推出乘车证,一是对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但这种人文关怀是否一定要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形式出现,却值得商榷。且不说像铁路这种具有一定公共性质的行业,就说一些纯粹民资背景的行业和企业,一般也不会采取这种方法。原因很简单,这么做会干扰正常的管理运营,远远不及市场化的人文关怀方式。
还有一个则是方便工作。对于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行业,对于具有一定权力的部门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是不对的。遑论在工作背后,不排除存在乱用、滥用乘车证的情形。当然,现在并无证据证明公私不分的比例,但这种行为哪怕只有一起也应该零容忍。更要看到,社会上存在丰富的怀疑和想象,严重影响了权力和行业形象。而这,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有人疑惑,全国铁路乘车证那么多,怎么这次只清理出445张?仔细看一下就会明白,这次清理的主要是权力部门——国家铁路局系统工作人员,而非企业部门——铁总公司的员工。铁总公司会不会跟进?这取决于对乘车证的理解。如果有关方面认为需要守住公私边界,需要减少怀疑和想象空间,自然就会跟进。至于说附着在乘车证上面的工作和福利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报销得到合理解决。
由此不难看到,清理取消铁路乘车证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怀疑和想象空间。在现代背景下,如何守住公私边界,如何遏制怀疑空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提出这一点,并不是反对合理的员工福利,只是员工福利也不必通过“靠山吃山”体现出来,遑论是具有公共性质的行业。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12月3日电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产科专家提示,孕妇晨起一旦发现身体有浮肿不消的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正常孕晚期有些女性也会出现下肢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