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彬的妻子在捐献书上签字确认
日前,河北省邯郸馆陶县的普通保安李学彬因病不幸去世,其肝脏和肾脏分别移植给了3名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挽救了3条生命;他的眼角膜让两个人重获光明。李学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别了他十分热爱的美丽世界,结束了46年的风雨人生历程。因为李学彬生前一直从事保安工作,获知其事迹的人们都称赞他为最令人感动的“保安哥”。
突遭车祸 查出肿瘤
李学彬,1971年出生在馆陶县路桥乡张官寨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深受忠厚、诚实、善良家风的影响,他特别能理解他人的难处。据村里群众介绍,李学彬憨厚老实、乐于助人,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他都积极帮助。
近几年,孩子长大,上学的费用也随之增多,加之李学彬的父亲又因脑血栓住院并长期吃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生活压力增大,仅靠小饭店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支,于是他和妻子先后到北京、邯郸等地打工养家糊口。李学彬在邯郸一小区当保安,妻子则在北京打工,他们省吃俭用,一干就是8年。
今年3月12日,李学彬骑车到小区上班,途中突然被一辆电动车撞倒在地,头上顿时鼓起了一个大包。肇事的两口子陪他一起到医院做检查,趁着李学彬做检查,悄悄离开了医院。等警察出警找过来时,李学彬表示不想追究肇事的两口子的责任了。“他们可能也很困难,不然不会溜走。”李学彬这样对警察说。
当天李学彬花了1000多元做了脑部CT等检查,被查出脑部患有胶质肿瘤。李学彬当时就感觉天旋地转,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自己得了这样的病。4月1日,李学彬和妻子来到另一家医院做检查,再次被确诊脑部患胶质肿瘤,当天就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李学彬了解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感觉时间可能不多了,他时常思索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能为他人做点什么。
瞒着妻子 捐献器官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学彬得知馆陶县有人为他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让他人获得新生。于是,他主动到馆陶县红十字会要求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根据规定,捐献者必须在45岁以下,他的愿望没有实现。
之后,随着健康状况逐渐恶化,感觉到死神一步步降临,李学彬反而变得坦然了。他鼓足勇气,瞒着妻子再次来到馆陶县红十字会,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决定捐献器官。但捐献需要家人的配合,须经妻子签字确认。开始他没有对妻子说,但随着病情加重,他出现了昏迷。这时,他将捐献器官一事向妻子说明,说一次,妻子哭一次。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遗体完整是对亲人最大的尊重,无论李学彬怎样解释劝说,妻子就是不同意。
进入11月份后,李学彬的病情突然加重,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此时他转院至河北省第三医院进行抢救。其间,李学彬每次醒来,都念叨着要捐献器官。妻子看到他坚决执着的态度和哀求的眼神,思想出现了松动。11月11日,李学彬在清醒的瞬间用微弱的声音请求妻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临死前还能做点事,让我把器官捐献出去,让患重病的人健康起来,别像我一样忍受疼痛,不再像咱们家一样夫妻早早分开。如果能满足我,我死也瞑目了。求求你啦,签上字吧……”说着李学彬流下了眼泪,不一会儿他又昏迷了过去。妻子的心都碎了,只好同意了丈夫的请求。没想到这成为李学彬告别世界的最后声音,自11月13日起直到他生命的尽头,他再也没有醒来,也没有留下一句告别的话语。
5人受益 大爱延续
11月24日凌晨4时,当大家正沉浸在梦乡时,经医生诊断死亡的李学彬已经开始了器官捐献,在生命走到尽头后他完成了自己的遗愿。他捐献的2个肾脏、1个肝脏,延续了3个人的生命,挽救了3个家庭的幸福;他的眼角膜使2人重新获得光明。
据《燕赵晚报》
新闻推荐
钱念孙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