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已给组织部请了假,下周回单位东坡文化节有接待任务。”接到领导电话时,我正在西南财大参加市里组织的递进班学习。说实话,当时有点不情愿。工作20年,短期培训时常有,这样系统、全面、脱产的学习还是第一次,我倍加珍惜,且特别想做个“全勤生”,不想落下每一节课。但是,组织有需要,必须服从。东坡文化节是市上重大文化活动,市委宣传部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我责无旁贷。
接待工作无小事。期间,接受了两次市里组织的“一对一”接待培训,参加了多次部里的协调会。此次文化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我主要负责接待省委宣传部领导。因为是上级对口部门,平时工作联系密切,接待、沟通相对轻松了许多。开幕式后,领导另有工作安排离眉,我的接待也由此告一段落,接下来便作为“机动人员”穿插到其他接待工作中。
因为这样的机会,所以有了意外的收获。
早先听说祝勇要来,我提前网购了他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心想着,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一睹大家风采,得到大家的签名。11月22日,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原本安排在下午会见祝老师,我窃喜,机会来了。计划不如变化大。因市上统一会见,时间很紧,所以省委宣传部领导的会见推迟到晚上。这下惨了,这个点正好我接待另一拨省宣领导。就在我准备放弃拜见心中“男神”时,单位同事传来好消息,让我速到东湖饭店,祝老师会谈完毕,正在签书。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眼前的祝老师,帅气、温文尔雅。我毕恭毕敬把书递上,细心的他,签字毕,小心翼翼地用纸巾把墨汁沾干,生怕弄花。如此举动,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大家的平和、谦逊。随后,应我们的要求,纷纷与祝老师合影留念,将这份美好定格。
徐棻老师是一位可爱的老者,84岁,自称“苏迷”,是长篇小说《苏东坡》的作者。见她时,是在开幕式的会场。在她要作主旨发言前,她的陪同人员问我有没有围巾,说徐老师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再上台,在苏东坡的家乡谈东坡,一定要美美地。果然,走上演讲席的徐老师穿着红毛衣、戴着花围巾,精神抖擞、饱含深情地谈她心中飞黄腾达时的苏东坡、倒霉时的苏东坡。我以为和徐老师就这样“擦肩而过”了,签书是没时间的。没想到,再次出现转机。就在她临走时,我要替人带幅字画给她。我悄悄询问她的陪同人员,想请徐老师签书,不知妥否?“快去拿书,她人很好,会乐意的。”我又一次飞奔到车里,拿着书飞奔到她跟前,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拿起已准备好的笔,洋洋洒洒写下了我们的名字。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她掷地有声的主旨演讲浮现眼前:“苏东坡不仅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座宝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一座宝库,而东坡文化节,就是打开这座宝库,让人去欣赏他的华彩辞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去学习他的‘穷、达不变\’的利国利民之心。”
11月24日,东坡文化节圆满落幕了,我又重返校园。当同学们谈起东坡文化节,我总是以参与者、见证者的姿态,骄傲地侃侃而谈:“此次文化节首次以东坡文化为纽带把18个东坡文化遗址、遗迹地城市聚集一起;首次举办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首次在东坡文化节中形成重要成果;首次在东坡文化节活动中邀请法国《世界报》记者皮埃尔……”
新闻推荐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