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杭州12月4日电(记者 唐弢)“利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一个食管癌内镜检查诊断用时不到4秒。”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进入行业应用的爆发期。12月4日,浙江省人民医院联合腾讯公司,建立人工智能医学联合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临床领域的“落地”。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了未来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就提到,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看来,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医疗创新的方向标。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都能高度应用于医学诊疗领域。目前,人工智能对于早期癌症的筛查诊断已经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一些癌症的早筛往往意义重大,以食管癌为例,早期的食管癌内镜治疗手术后3-5天就可以出院,术后并发症也很少。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目前我国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低于10%。”黄东胜表示,当人工智能运用到检查后,将大大提高活体部位癌症的检出率。“人工智能是属于基层技术能力开放的一种,当联合实验室建立之后,我们还将探索人工智能在医保支付、用户服务等领域的开发,努力打造一个AI+的医疗服务生态圈。”腾讯互联网+医疗负责人常佳说。
新闻推荐
胡建兵近日,一个“苏州小伙”发布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其称自己家境贫寒,母亲左右胸均被查出乳腺癌,并晒出病历单,希望通过“轻松筹”众筹30万元给母亲治病。帖子上线两天后,筹得近2万元善款,但为他母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