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津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规划布局应坚持分类分步、有取有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时代,受地理区位、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财政能力等因素限制,并不是所有农村都适合发展规模化、集约型现代农业,都能成功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在未来规划布局上,需继续坚持有先有后、分类分步的原则:条件成熟的,优先发展以求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储备条件以求未来突破、厚积薄发;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则应果断取舍,采取其他方式解决“绿水青山”保护和群众生活发展的问题。
资源配置应坚持双向互动、有进有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不能背离工业化、城市化的总体趋势,又要敢于突破仅将乡村限定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的传统思路。一方面,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仍将继续流向城市地区,必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保证“农一代”稳定就业、稳定安居,“农二代”“农三代”公平教育、公平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城市地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受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吸引,更多企业开始在农村地区寻找投资机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有技术、懂经营的进城农民返乡创业,过去资本、人口等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已经出现“拐点”,我们必须把握这一机遇变化,积极做好产业转移、消费溢出、人口回流的承接准备,努力扭转农村地区不断“空心化”的局面。要继续加大城市、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出台更好的政策,投入更足的资金,招引更多的人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实施应坚持蹄疾步稳、有破有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不能轻率决策、急躁冒进,也不能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必须大胆探索实践、小心论证总结,抓好改革方案设计。要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增加绿色高端农产品供给。要深度挖掘乡村优势资源,加快发展农村地区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等二三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要更加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共同抵御风险、参与市场的能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能够参与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下游环节的利益分配。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增加农民土地性收益、集体经济性收益。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巩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乡土文明价值挖掘。
新闻推荐
苑广阔曾选家住深圳,2015年4月,他的母亲因病去世,此后,家人为母亲生前使用的电话号码办理了停机保号。曾选说,由于难抑对母亲的思念,自己打算将亡母的手机号码作为遗产继承,并继续使用。然而,在办理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