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黄河时评】优质教育下乡,才是真正授渔

来源:甘肃日报 2017-12-06 07:14   https://www.yybnet.net/

王石川

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杭州宣布,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成立,未来5年,将投入100亿元到脱贫工作中,具体工作将由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承担。马云认为,“发展农村,是给我们每个人留条后路。”(《新京报》12月2日)

100亿元看似天文数字,但于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对此连马云也承认“100亿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就牵扯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当然不如授人以渔。有个案例是,西部一个扶贫任务极重的贫困县,前些年政府给贫困户发“扶贫羊”,一户5只成年羊用来繁育。“扶贫羊”发下去了,过了几天包村干部到一户贫困户家里去,一数羊少了一只。“怎么少了一只?”答曰:“(孩子)他舅来了。”过了几天,包村干部来了一看,羊又不见了一只。“怎么又少了一只?!”“他舅又来了。”这不是瞎编乱造的段子,而是《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中提到的案例。

故此,授渔实有必要,也值得称道,但何其难矣。如何定义渔,言人人殊,见仁见智。而在笔者看来,优质教育是最有用、最持久的渔。换言之,让贫困人口接受到较为良好的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思想家培根早就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这足可印证教育的现实价值。

但是不能讳言,受到了义务教育并不等于就能改变命运。一来,接受义务教育只是义务教育法的硬性规定,只能表明贫困人口可以读书看报了,在社会上竞争力仍不强。二来,当硕士博士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个初中生凭什么脱颖而出?

于此而言,真正的渔应该是让贫困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比如有机会读名校,抑或读可以解决生计的技校,而这则牵扯到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与下沉的命题。在一些基层,现在最需改变的也许不是校舍,而是师资,即好老师少,“下不去、留不下、教不好”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改变乡村教师队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无论待遇还是社会认可,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奖励,都有实打实的大手笔,好教师才愿意下去,才有耐心培养学生,贫困孩子也才能接受较为良好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中提到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如果这些规划都能贴地而行,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农村孩子凭借教育而改变命运,或不再那么艰难。

新闻推荐

杭州拱墅区小学生8点30分上学 家长们有的赞成,有的担忧

12月4日,杭州拱墅区所有小学生的上学时间有了变化———区教育局拍板,从当天起,全区小学推迟到8点30分上学。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可以多睡20到30分钟。收到“推迟上学”的通知后,许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最美军嫂”孙欣2017-12-06 07:23
评论:(【黄河时评】优质教育下乡,才是真正授渔)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