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推动的新一轮“厕所革命”中,技术创新发挥大效应,借助节能、节水、除臭、环保等新技术应用,不少地方的厕所正向生态化、低碳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一场升级版的“厕所革命”。
在河北衡水岳良村,440户村民于几个月前就用上了真空厕所。每户的厕所都有一个真空排泄装置,如厕后,先按冲水按钮,完成放水动作,形成真空;再按抽水按钮,冲掉排泄物。
据了解,该村的真空厕所改造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完工,竣工当天,440户村民燃放鞭炮庆祝自己家中的新厕所改建成功。
“真空厕所最早应用于飞机上,后来广泛应用于轮船、高铁等缺水狭小的交通运输工具上。岳良村安装的真空厕所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国家疾控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付彦芬介绍道。
虽然一些地方的厕所已经向高科技生态化进阶,但不容忽视的是,厕所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仍然存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景区外厕所落后于景区内厕所、农村厕所落后于城市厕所、中西部厕所落后于东部地区厕所的现象较为普遍。厕所供给的历史欠账太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厕所革命”使命未竟,仍需迎难而上、继续深化。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从 1993年的 7.5%提高到74.1%,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的影响,农村土厕并未完全消失,“如厕难、排污难,垃圾粪便处理难”的“三难”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相关部门将更加注重厕所“欠账”地区的突破,着重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将厕所作为重点支持项目纳入旅游援疆、援藏计划中。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白靖利姚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上贫困县就吃扶贫款。”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里面的桥段,今天居然在一些地方发生了。违规设立“小金库”、70%以上干部职工亲属违规享受低保、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