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的周光秀家境贫寒却患先天疾病,医治不当导致右腿瘫痪,后又不慎摔倒,左腿严重受伤,如今只能依靠轮椅来行动。人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或许是她前半生最真实的写照了。但是她不放弃对命运的抗争,借助轮椅行动,靠勤劳与坚持白手起家,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砖厂;致富后还心系桑梓,先后招聘4名残疾人到砖厂就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2017年9月,周光秀荣登“中国好人榜”。
?周光秀(左一)在砖厂指导
命途坎坷 厄运连连
周光秀从小家境贫寒,刚出生就患上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因医治不当导致右下肢残疾。“我是残疾人,不是残废人,一定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挣钱养活自己!”1980年,周光秀与丈夫唐登权结婚后,向邻居借了50元钱,做起了人生中第一笔生意。刚开始她只是摆地摊卖杂货,凭借亲切友善、热情爽朗的性格,来她家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还算不错。慢慢地有了一定积蓄后,她又改做服装生意。但这次好景不长,1991年,丈夫因突遇车祸而半身瘫痪,周光秀不得不停下生意照顾丈夫,花光了多年挣来的积蓄。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周光秀依旧坚强地说:“只要人在,钱没了还能再赚。”经过长期悉心照料,丈夫的伤病逐渐好转,周光秀又开始养殖生猪,由于身体行动不便,辛苦两年却收入甚微。
2013年6月,周光秀不慎摔倒,左腿严重受伤,如今只能依靠轮椅来行动。面对瘫痪的丈夫、年幼的孩子、上万元的债务,她并未求助于人,只是希望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身残志坚 艰辛创业
“修建房子的人很多,如果开个砖厂,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一定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辗转多年,周光秀将目光定在了开办砖厂上。
2006年,周光秀在县残联和蒲场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开起了“蒲场镇砖厂”。然而,砖厂创办初期并非一帆风顺,销售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残疾人做出来的砖质量不行,都不敢用。之后,周光秀起早贪黑,改进生产方式,在镇党委的帮助下,将第一批砖顺利销售出去。起步顺利的生意给了周光秀极大的信心,她坚信有党委政府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努力,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果然,通过周光秀辛苦操持、诚信经营,砖厂的效益越来越来好,规模也不断扩大。“从砖机1台增加到10台、工人由2名增加到18名,日产6000多块砖,年产值超过120万元。”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历程,她满脸自豪。
周光秀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赢得了口碑也获得了市场。“前年我们的砖供应不上,朋友说这里的砖质量很好,运输过程中不容易损坏。”遵义播州区团泽镇货车司机龙小东打算长期在周光秀的砖厂“进货”。
心系桑梓 福泽乡邻
2008年,周光秀的砖厂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员工人数达10人。“我能有今天,全靠党委政府的帮助,现在我有一点能力,也应该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她看到镇里也有与自己经历相似的残疾人,决定帮助他们。周光秀把镇上生活比较困难的残疾人招聘到砖厂上班,却引来亲戚朋友的质疑:“你是不是傻呀,这些残疾人到砖厂能做什么,这不是白给工资吗?”不过,她还是坚持己见,先后招了4名残疾人到砖厂就业,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外边不好找活干,我在这里干活,每月工资可以拿四五千元。”家住风华镇银堡村的赵建强,脚受伤以后干不了重活,现在和妻子在砖厂里上班,既能有笔不错的收入,还能就近就业照顾一家老小。
每逢节假日,周光秀都与砖厂工人一起度过,看着大家一个锅里吃饭,她心底有说不出的幸福感。
砖厂工人王代明告诉记者,自己在砖厂工作五六年了,周光秀对员工非常好,她的精神和品行特别让员工们敬佩。砖厂本来叫蒲场镇砖厂,但在周光秀心里,它叫“快乐砖厂”——— 她希望自己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同时,她还资助了2名困难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
新闻推荐
12月5日,广东统计信息网发布《关于改革研发支出核算方法修订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数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澎湃新闻注意到,补充核算后的广东省2016年GDP更新为80854.91亿元,较之前的统计数据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