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拍摄的塞罕坝林场老中青三代陈彦娴(中)、刘海莹(左)、于士涛的合影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也获得世界赞誉。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是我们建设塞罕坝的三大法宝,我们本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说。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片112万亩的林海从卫星云图上看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守卫着中国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55载寒来暑往,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文图均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上门服务暖民心12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南桥派出所民警沈麟波(右一)上门为85岁的老人马宝官采集身份证指纹信息。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南桥派出所秉承“窗口有限,服务无限”的理念,向辖区内7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