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来源:嘉峪关日报 2017-12-07 10:20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九大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在上述两大政治论断基础上,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文试就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这一主题,谈点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体会。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有其阶段性,自然也有阶段性特征和阶段性规律,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建国以来近70年、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代,由于人民需要在广度深度上的不同变化,社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会有所不同,人民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会表现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由此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必然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发生新的转化。所以党的十九大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尊重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变动规律。

从现实上讲,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改革开放以后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又作了归纳和精炼,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党的八大算起已经过去6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经近40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端,即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从社会生产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领先世界。在这样的现实下,今天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显然不符合实际。

二是从社会需求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6年的4%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达到42.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6年达到76.5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等等。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都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是从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看,主要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很好,但社会法制化水平不高,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很多;地区城乡行业发展水平仍然差距很大等等。

所以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上的与时俱进。

二、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要从变化中把握不变,从不变中把握变

变化了的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变化了的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变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变的是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不发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并没有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社会不发达的状态。近20年来,与美国、日本、欧元区、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是最快的,但同时,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仅为美国劳动率水平的7.4%。所以单从劳动生产率水平来看,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态没有根本性改变。再比如从人均GDP来看,我国目前只有8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国家分类,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而且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新时代条件下的“变”与“不变”,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基本依据。全党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幸福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综合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但社会生产却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结构错位和总量不足。一方面低端产能和产品出现过剩,生产无效、产品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居民升级型消费得不到完全满足,导致对海外产品的狂购。另外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的供给还存在好多短板,比如好的资本市场、好的医院和医生、好的学校与老师、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与好看的电影电视剧,甚至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没有污染的土壤等等。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生产的发展相对落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所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个关口”,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以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动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

新闻推荐

全市涉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员部署会举行

(接一版)三要靠紧靠实责任,在紧盯关键环节、围绕政策落实、严格执纪、立足短板、围绕日常工作、调动综合力量、结合“两查两保”“三纠三促”专项治理行动、紧扣巡察等方面强化监督,扎实推进专项治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