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随着体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作为校园体育有益补充的课外体育培训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体育培训热”并未覆盖到所有年龄段。体育培训机构万国体育的CEO张涛谈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万国接受训练的孩子年龄段集中在小学阶段,年龄越大,接受培训的孩子越少。
这在体育培训业中具有共性。除了一些计划出国读书并以体育特长作为“敲门砖”,以及打算报考体育院校的孩子,其他孩子上初中后面临升学和课业压力时,体育往往成为诸多“班”中的第一个牺牲品。
体育,离“刚需”还很遥远
张女士是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个学龄前的女儿。她对记者说:“现在孩子的课外辅导课程越来越多,学英语,甚至学艺术都感觉会有明显的收获,而体育培训感觉就是在玩,对我的影响力不大。”
张女士代表了部分家长的观点。目前,体育已在中考成绩中占一定分数,但更多还是跑跳投等身体素质考核而少技能考核,而考生和家长也往往倾向于考前突击而非长期训练。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说:“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考、高考、招工、考公务员等等,还没有认为体育是一种能力,如果说我们整个社会认为体育是跟奥数、英语一样的能力的话,这个市场就不会比外语、奥数差。”
在美国,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氛围非常浓厚,这不仅得益于观念和文化,也得益于体育在美国是升学刚需。美国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尤以“藤校”为甚,体育特长生有更多申请奖学金的机会。
体育班,如何提升家长“获得感”
由于接受服务的对象和付费对象不一样,所以青少年体育培训需要说服家长,对家长心理的把握非常重要。而体育如何体现成效,让家长满意?
如钢琴、舞蹈等艺术类培训,有考级等体系为支撑,以此激发孩子和家长持续参与的热情,体育培训业在这方面也有所借鉴。其中移植自韩国的跆拳道是个典型,从白带到黑带的等级,让习练的青少年有清晰的进阶目标。
手握全国14个场馆、三万多击剑会员的万国体育,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俱乐部联赛、积分赛体系,希望以此增加系统性和黏性。张涛说:“家长对培训效果的可衡量性有要求。体育培训一定要有晋级,有竞争、有荣誉,才有更大黏性。”
总的来说,刚刚起步的体育培训业鱼龙混杂,标准和规范的缺乏,让家长们选择起来无所适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刘扶民表示,政府层面上,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培训的相关标准和文件不足,但也不宜设立过高门槛。体育培训,不仅仅培训体育
针对家长的消费心理,各家机构对培训内容也进行了多样化的创新。
在培训篮球技能之余,优肯篮球还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课程内容增值,例如使用大量高水平外教提升学员的英语水平,组织“乔丹训练营”“科比训练营”去美国等地体验当地的篮球文化等等。“俱乐部有教学、赛事活动、国际交流等等,目的都是为了给孩子营造健康的生活方式。”优肯创始人丁仁海说。
在江山领袖国际跆拳道教育联盟,跆拳道成为一种育人方式。联盟创始人王尔斯琼介绍,该机构最初也是以技术为主,教育为辅,目前则以育人为主,跆拳道技术教学反成了辅助。他说,跆拳道教学中包含着做人做事、礼仪礼貌等内容,这些素质教育内容将转变市场对跆拳道的看法。
相比单纯的运动技能训练,这些“体育+”的新卖点受众更广,更契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多重期望。同时,许多企业也开始了不仅限于体育培训的更多布局。
新闻推荐
针对网传“江西上饶市3名中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搀扶老人后被索要10万元住院费”一事,12月9日下午,上饶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www.tehpaper.cn)证实了该视频的真实性,他称,3名中学生来自上饶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