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台“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1月2日完成了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组织的全球变化与海洋气象相互作用专项印度洋冬季航次的观测任务——这是我国水下滑翔机首次在印度洋应用。
中新网 图
这一次任务主角是一台1000米级“海翼”水下滑翔机,2017年12月11日该滑翔机在东南印度洋布放下水,开始执行剖面观测。
2018年1月2日,该滑翔机顺利完成了预定3条断面的观测任务,到达预定回收地点,出水位置与正在附近作业的母船相距只有1公里。
微信公众号 装备科技 图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俞建成称,此次“海翼”水下滑翔机海上连续工作23天,航行距离705公里,获得了190个剖面数据。至此,“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完成了2017年所有海上观测任务,海上累计观测天数529天,海上观测距离12600多公里。
(原题为《开年红!我国水下滑翔机首次在印度洋应用》)
新闻推荐
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上海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努力在...